奇石异石之峄山

标签:
原创作品异石木梯一家人峄山旅游 |
8月30日是周日,在周六游历了宝相寺与梁山后,我们一家又驱车去了峄山。
远远的看去,峄山像神仙用手推车,从天际推落的一堆石头,你枕着我的头,我挨着你的肩,有的圆有的扁,还有的手牵手,肩靠肩,虚虚实实,形状不一。据说,峄山是女娲炼石补天后,剩下的石头,遗落人间形成的。
我们一家人拾级而上,那时的天气还很热,不多久一身汗水湿透了衣服,本来去时觉得穿件瘦腿裤走起路来利落,不曾想出汗后就成了裹在腿上的布,兔子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挽起裤管,加快脚步。
一家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一边赏景,一边拍照,呼吸着城里没有的新鲜空气。路边长满了山枣树,看见红红的山枣,忍不住摘一粒,放在嘴里,虽然没有多少味道,依然觉得这样的行程很惬意。
走到半山腰,有一中年女人在卖老冰棍,虽然价格贵了很多,我们仍然每人一只,含在嘴里,那份清凉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很多年没有吃老冰棍了,竟然觉得那么的爽口,那么地好吃,比小时候吃起来还可口。
走到一处树旁,看见一只长得很大的蘑菇,我让老公拍照,他却不屑一顾,我说你在城里能见着这么大的蘑菇吗?别说城里就是我们老家的平原上,也是很难见到的。这时候,有一群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呼叫者后面的人,来看大蘑菇,那声音里分明藏着惊喜。老公也好像被感染了,拨开蘑菇周围的杂草,开始为白白的蘑菇拍靓照,也如了我的心愿。
山上都是有庙宇的,为了能多赚些香火钱,一年纪稍大的女人招呼我们,走庙附近的路,在那里我们看到一块清代被毁损修复的石碑。
到了狗爬洞了,之所以叫狗爬洞,那是因为那洞的空间很小,人不可以站立起来,只可以像狗儿那样爬着过去。我们前面有一对父女,在那儿摸索着,找不到方向,老公按照另一条路线出去也是不能到达山顶,后面的人也在那儿大呼小叫的,这个说碰我头啦,那个说刮我腿了乱着一团,始终找不到出口。我按照一处箭头指的方向,慢慢向前爬去,竟然看到了通往山顶的铁梯。我在那儿高兴地喊着,招呼老公与儿子赶快过来,后面的人们也欢呼着。
上到山顶是那种豁然开朗的人感觉,山顶很开阔,石头的表面也很平滑,向东望去,下面竟是陡立的山涧,景色很美,只是有些眩晕的感觉。向西望去有一木梯,通向更高的山巅。几个大男人越爬越高,最后到达了山的最高处,儿子看到别人往高处攀,也沿着木梯走了上去,只是他没有往最高处攀爬,我看见他们父子都到了较高处,也战战兢兢地走了过去,其实走过去了也就不可怕了,我是第一个走到较高处的女人,平时总觉得自己胆子小,那一刻却觉得自己很勇敢。其他的女人看到我走过去了,也有一部分想试试,有成功的也有很少的女人始终克服不了恐惧,没能到达山的次高点。
站在高处远望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有种一览众石小的感觉,风更轻了,云更淡了,天更蓝了,人变小了,唯有心中的喜悦变得更浓了。这真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曲折怎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我们前面的那对父女可能是走错了路线,我们到达山顶很久,他们才赶到,在女孩过木梯的时候,我主动伸出手来接应,女孩很礼貌地说谢谢。
在山顶驻足了很久,还不愿下山,只是太阳快要落山,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在我下木梯的时候,女孩的爸爸主动伸出手来在下面接应我,大家在相互关照中,感受同游的温暖。
下山的路上,小鸟们吱吱喳喳地在鸣唱,似乎要留住快要落下的夕阳,我也学着鸟儿们的声音,在那儿呼应着,老公与儿子都笑我像小孩子一样。走着走着,感觉在山里喊一嗓子更舒爽,我便哟嗬嗬,哟嗬嗬放开嗓子喊了起来,山的远方也回应着。
下到半山腰商亭处,录音机在放《阿莲》这首歌曲,我也很喜欢这首歌,就边走边唱,那男主人似乎很善解人意,把声音调的更大,歌声伴随着我们下山的脚步。
走没多远看到了羊粪蛋,很奇怪山上还会有人放羊,再往前走,十几只羊攀爬着在山上吃草,那羊似乎也会跳跃,寻找可口的青草。儿子说,这些羊腿的羊肉会很好吃,它们每天爬山下山,腿上的瘦肉多。
伴着夕阳红红的余晖,我们来到峄山脚下,那对父女也刚好正要离去,他们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你们怎么才下来呀,我们说我们走的不是原路,因贪恋山中景色,脚步慢了些。
他们发动摩托车,扬扬手跟我们再见,仿佛老朋友一般。我与儿子都感叹,休息的时间骑着车子来爬山,是不错的休闲,既能赏景又能锻炼。
我们的车子在超越那对父女的时候,我们摇下车窗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向我们挥手示意。
慢慢地峄山远了,景色淹没在夜色里,可那份登山的喜悦仍存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