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作品往事童年情感 |
那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而平原的土地并不肥沃,土地上泛着白白的一层盐碱花,庄稼苗在盐碱的浸蚀下,没有生机的生长着,好像底气不足的病人。
外乡的人总喜欢在村中土垒的院墙上扫土,回家后加工沉淀为咸盐,以换取少许的钱贴补家用,这种行为有时会遭到户主的呵斥,但仍不能杜绝扫土人的到来。
这是高氟地区,长时间在这儿居住的人牙齿黄黄的,莞尔一笑吓人一跳,把少男俊女的的美减了几分。
这儿虽然贫瘠,但这儿的人们都很善良,淳朴,民风一直很好,很少有丢东少西的现象;这儿虽然贫瘠,但这儿的人们都很勤劳,知道日子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改变;这儿虽然贫瘠但这儿的人们都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家家户户很支持子女上学。
我就生长在这不富有但很纯朴的村子里,因父母中年得女对我倍加呵护,因人口少劳动力多,父母比其他人家更勤劳,日子过得比其他人家好些。自小没有吃过黑面馒头,没穿过破烂衣服;因拿白馒头跟伙伴换地瓜干窝窝头吃,遭到父母的训斥;在学校吃白馒头蘸白糖把小伙伴们馋的口水直流。去年已人到中年的小伙伴聚在一起,他们还在羡慕我的童年从没受过罪。
童年的我长着一张小脸,小脸上长着一对小金鱼眼,小鼻子小嘴巴,瘦瘦小小的,一点都不耐看,以至有人当着母亲的面说,你看您闺女长得一点都不像你。
母亲长着白白的皮肤,瓜子脸,五官清秀,高而苗条的身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很是好看,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美女。母亲不仅人长得好看,而且心灵手巧,总能把可利用的资源变着花样的做出好吃的饭菜。小时候,我喜欢用放入馒头渣的罐头瓶子钓鱼,钓上来的当然也是小鱼小虾。母亲把钓来的小鱼小虾做成汤,那个好喝呀,让我至今难忘。以至于感觉现在在饭店喝的鱼汤都不如母亲做的鲜美。
父亲是一高大的人,不仅魁梧而且有力,年轻的时候曾以赤脚抓兔子闻名村里。父亲是一沉默寡言的人,与所有的男人一样,从不招惹是非,但当有人惹着他的时候会奋力还击。在农村谁家没有儿子会遭人歧视或欺负,但从没有人欺负我们母子,一是村里人善良,一是他们惧怕父亲的威力。
父亲的手也很巧,会做木头玩具,桌椅板凳,给我做的红缨枪是村里最漂亮的,扛上父亲做的红缨枪我得意非常。父亲赶集的时候总会给我捎些好吃的,吃的时候不准我出门,怕其他的孩子眼馋。那时的我不懂事,喜欢在小伙伴面前显摆,父母一不留神就溜出了家门。
小时候的我是一疯丫头,所谓的疯就是把玩放在了第一位。跳绳、踢毽子是我的拿手项目,跳起来踢能踢到二十几,跳绳能跳几百。每每疯完都是一头的汗,头发湿漉漉的,黄毛丫头的头发本来就少,湿透的头发贴在头皮上更显得“精干”。
上小学后,每天背着装着几本书、本子的书包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不知道那是在上学,依然热情不减的玩。爬黑板的时候一道数学题都不会做,邻居对母亲说,您闺女爬黑板得了大鸭蛋。幸亏生在那个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幸亏老师从没有因学习不好而斥责我,否则,就没有以后成为学习尖子、备受老师喜欢的我了,当然也不会有考上学的我了。
上小学后,县里去了新县委书记,实行了稻改,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水稻,昔日的盐碱地不见了,乡亲们都吃上了香喷喷的白米饭,家家也都富足起来,家乡逐步发展成为鱼米之乡、小江南,鱼台大米成为品牌大米,闻名全国。
上初中的日子,正赶上批林批孔,别人忙着写大字报,我则从图书室借来一本本的书读。
直到上高中的时候,村里才有人对母亲说,您闺女比小时候俊了。
恢复高考后,我们村成为本土的状元村,考出的学生不计其数。村里的孩子现在有留美博士后,有国务院工作人员,有军事专家,也有发家致富的大老板,还有像我一样的公职人员,当然也有在家修理地球的。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难忘的,最难忘的还是跳房子、丢手绢、滚铁环、摸鱼、弹玻璃弹子、拔旗子、转陀螺、藏猫、用拾来的麦子换杏吃的日子,那酸酸甜甜的杏子至今还在我的梦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