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蝉

当知道蝉是害虫的时候,我就讨厌它,就连它的鸣叫都觉得是噪音。直到我看了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关于蝉的描写,才对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你可能只知道蝉的生命周期:从幼虫到蝉蛹,最后变成飞虫,但你取很少知道蝉的另外生活,法布尔是这样描写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淋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一只小蝉虫,能在黑暗的地下不吃不喝几年,甚至十几年,痛苦蜕皮,长出翅膀,飞向阳光,只为了一个月的鸣叫,然后产卵而死。这真叫令人不可思议啊!小小的蝉虫,多么顽强,多么伟大。
我也曾背过一首《蝉》的唐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一点儿这首诗的意思:我喝的是清洌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这首小诗托物寓意,在古人的眼里,蝉完全是一位栖树饮露,品格高尚的人呢。这又让我进一步了解蝉的习性和蝉的文化,对它刮目相看。
现在,当听到蝉的鸣叫时,我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意欲捕鸣蝉”的冲动,而是喜欢侧耳倾听。
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2006/02/04/1139055091.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