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可爱的涵涵
可爱的涵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59
  • 关注人气: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

(2009-08-04 08:07:00)
标签:

女儿

涵涵

暑假

逆反

育儿

分类: 成长快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虽然涵涵会反抗妈妈,可涵涵还是愿意和妈妈腻在一起,跟妈妈撒娇,一到周五,涵涵就对姥姥

说:“我亲爱的妈妈就要回来啦!”还故意玩深沉说:“哎!我就是一个想妈的孩子啊!”

 

    再乖的孩子也有调皮的时候,再温柔的妈妈也会发火,涵涵虽然大多数情况都很听话,但是小脾气来的时候,涵妈还是忍不住大声的对涵涵喊上两嗓子,最近这段时间,发现涵涵小朋友开始对我的行为有了反抗,并且她的质问还真是让涵妈有点儿无言以对啦!

 

    “妈妈,你不能再批评我了,你要是再批评我我就告诉爸爸,让爸爸不喜欢你啦!你要是不批评我,我就告诉爸爸永远喜欢你!”(这招够狠吧!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

    “妈妈,姥姥不是你的妈妈嘛,她为什么对你那么好?你就不能像姥姥对你那样也对我好吗?”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思维清晰、逻辑合理!)

    “妈妈,你别再对我嚷了,你要是再对我嚷,我就对你嚷,你用的这招我也学会啦!”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这学生还真是聪明!)

    “妈妈,你一回来就打扑克,不知道陪孩子玩儿,有你这样当妈妈的吗?”(其实也没有这么严重啊,至于吗?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

 

涵涵近期的一些小缺点:

    不能及时的整理自己的玩具和衣物。玩具走到哪儿放到哪儿,衣服脱下来顺手一扔,回头自己找不着又着急。

    不好好吃饭。放假在家,总喜欢吃零食,偷偷的跟四位姥姥姥爷要零钱买好吃的,谁也不拒绝,零食吃的多了,奶喝的多了(一天要和3、4袋奶,纯牛奶、优酸乳、核桃奶,只要是奶就来者不拒),该吃饭的时候就没了食欲,大家吃饭,她在客厅看电视,或者撒娇让姥姥姥爷喂饭吃才行。

    和小朋友一起玩儿,看似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实际上总想以自我为中心。三四个人玩儿游戏,都得听她的,她说玩儿什么就玩儿什么,要不然就会不高兴。

    偶尔急躁,做加法题遇到困难,着急,哭:“我实在是算不出来了,我是个笨丫头,呜呜呜~~!”

    颐指气势很浓。对姥姥姥爷呼来唤去,陪她过家家、出去散步、玩儿游戏,稍有怠慢就要哭闹。

 

    其实涵妈平时也是因为这些小事,说了好多遍还是不改,自然就会有些生气,声音就会提高,脸色也不好,也可能我有些罗嗦,没想到小家伙已经开始反抗并且据理力争了呢!哎!四周岁八个月的小丫头,不好对付了,既然无言以对,就啥也别说了,从自身做起,改变方法,以身作则,怎么样才可以让她心服口服的改掉自身的小毛病和缺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涵妈还真得好好学习一下!给自己加油啦!

 

你的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小朋友呢?一起来学习一下:

    从小反抗力越强的孩子越有判断力。德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追踪调查了100名2-5岁具强烈反抗意识和毫无反抗意识的两组儿童。至青年期,发现反抗力强的孩子有85%成长为意志坚强、深具判断力的年轻人;而没有抬高意识的孩子发展成为意志力强的只有24%,大多数则为无判断力而依赖他人生存的青年人。其次,我们也要认识到,大人的行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孩子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是有原因的―― 大人说讲话太唠叨。当小孩能听懂大人的话,开始懂得一点事时,大人就变得唠叨。孩子只好捂上耳朵不听,自我防卫。逃避冲突的一种方法。如小孩打翻了杯子,大人开始责怪。孩子只好不吭声,似没有打翻杯子,避开与大人的冲突。不听就不烦心,也就不会有冲突。是检验父母的权威与孩子自主权范围的一种方法。如,大人说,“我已经对你说三次了,你还不把它拾起来”,此时小孩不听不拾,为的是试探一下父母的权威究竟到何种程度。用拒听观察父母的愤怒反应。那么,大人对孩子的如此反抗、倔犟行为,该怎么办呢?

    中国办法六例

   1、要打开孩子的耳朵,先要倾听孩子说话的声音。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常常置之不理。孩子的要求,对大人可能微不足道,而对他却很重要。孩子因能力有限表达不清,大人就没有耐心听。这会使孩子感到沮丧和不被尊重。如果大人能经常倾听孩子的要求,孩子也不大会拒听大人的命令。

   2、大人对孩子的要求应符合实际。大人常对孩子提些孩子搞不明白的要求,或是一次提出太多、太复杂或不明确的要求,孩子都难以实现。

   3、不要在房间的另一端或背对着孩子发号施令,应面对孩子,最好是蹲下来,在同一水平面说话,让孩子有亲切感和被尊重感。

   4、命令要简单、亲切。这个年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大人的吩咐要清楚明了,易懂。

   5、如果孩子对大人说的要求没有反应,可通过另一种方式引起他的注意—移动孩子的身体。如叫孩子吃午饭,而孩子只管玩,不理睬,可把他抱起来,带回桌边。如果他在伤害他人,又不听劝告,要立即终止他的行为,带他离开。态度要友好,不要强行把孩子拖走。 6、当孩子肯听你话时要表扬,表示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如说,“我一叫你就过来吃饭,我很高兴,谢谢你。” 

 

    中国新法一例

   孩子2-5岁时正是处于自我启蒙期,他们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观察事物,若在此时压抑孩子的反抗,或消除其反抗因素,反而会抵制孩子算帐思想的能力,相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例如在家中,先要弄清收孩子平日对各位长辈教导接受或抗拒的原因,及时把孩子不讲理或出现不适当行为的情况一一列出,不要给他乱发脾气、借题发挥的机会。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单独与他在一起,交流一天以来各自的活动、感受,最好不要有第三者在场。平时做父母的如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时,就应坦率地向孩子道歉。只要父母态度良好,方法得当,再犟的孩子也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做到这一步,再对症下药,见效自然快得多。

 

新浪育儿博客8月5日推荐:

让妈妈无言以对的小丫头(首页0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