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60年代初,读中专的老爸省吃俭用,花了8元人民币和同学合买了一部简易黑白胶片相机,初步实现了他的摄影梦。
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之后,老爸的摄影激情仍旧高涨,但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买高级的摄影器材,一部海鸥双反120胶片相机,已经让老爸爱不释手!我清晰的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帮老爸洗过照片,晚上,老爸把房间变成暗室,从相机中导出胶卷,把底片放在显影液中成像,再放到定影液中定影,然后再烘干,裁剪,当我看到底片上的影像渐渐的变成清晰的图像时,感觉是那么的神奇,感觉老爸是那么的了不起!

80年代的全家福
(黑白胶片相机拍摄,图片是扫描的)
后来,老爸终于买了一部日本进口理光135彩色胶片相机,黑白的照片变得色彩鲜艳,又是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家好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都是老爸拍摄的,大大的影集有好几本,记录着我们平凡幸福的五口之家的生活!我上大学的时候,老爸送了我一个彩色胶片傻瓜相机,它一直陪伴我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出去游玩儿,总会用它记录下我们的快乐!
2004年的“5.1”劳动节,全家人在北京期间
老爸拍摄的我和涵爸,当时涵涵40天,在涵妈的肚子里。
(彩色胶片相机拍摄,图片是扫描的)
2001年,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涵爸的理光傻瓜胶片相机成为我们记录快乐的工具,一直到2004年底涵涵出生的时候,涵爸和单位的同事借了数码相机,在涵涵第八天的时候记录下了她出生后的第一次难得的微笑!

涵涵一周岁时的全家福
(普通小DC拍摄)
这么多年来,虽然老爸有能力买数码单反,但是还是没舍得,因为要供三个女儿读书、找工作,还要给我们攒嫁妆,为了我们,老爸还在用胶片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精彩!
涵涵出生了,老爸的头发白了,变成了一个慈祥的姥爷;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可以自食其力、回报父母啦!2005年春节,涵涵三姨用自己的积蓄给老爸买了一部数码单反相机~尼康D50,记得当时老爸特别的激动,我想那应该是他一生中收到的最让他开心的礼物!春节期间,尼康D50的说明书成了老爸的枕边书,当我们在麻将桌上血拼的时候,老爸却一个人躲在房间戴着老花镜研究着他的宝贝相机,那种精神实在是让人佩服!

2007年国庆节,我们的五口之家
(尼康D50拍摄)
涵涵在姥姥家的日子,老爸随时抓拍涵涵生活中的精彩,他的D50发挥了最大功能! 
2006年“5.1”劳动节,小三口合影
(尼康D50拍摄)
2007年9月份,涵涵正式回到了妈妈爸爸身边,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只能在周末回姥姥家的时候才能拍照。虽然偶尔也用涵爸同事的数码相机给涵涵拍照,但是和单反相机拍出的照片相比,感觉图片质量还是很有差距。于是我和涵爸决定:买单反!
老爸对尼康情有独钟,所以也建议我们买尼康,于是,在2008年4月,一家三口来到北京,我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单反相机~尼康D80,在北京游玩儿期间的照片都是D80拍摄的。
北京中山公园
(尼康D80拍摄的第一张全家福)
有了单反,可以随时给涵涵拍照,涵涵也越来越有拍照的感觉,有时候会主动要求我们给她拍照,周末回姥姥家,姥爷也会用他的相机给涵涵拍照,涵涵已经成为我和老爸的御用单反小模特儿!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胶片相机、小DC,还是数码单反,都是记录我们快乐生活的工具,为了在将来给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数码单反相机,因为从图片质量来看真的是差距很大!一张成功的摄影作品由许多因素组成:主题的发现、焦距的选择、正确的曝光、光线的追寻、色彩的把握、空间感的营造等等。虽然数码相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这并不表示它随随便便就能拍出好照片。其实不管是傻瓜相机、手动相机乃至今天的数码相机,都还是需要拍摄者动脑来思考的,好的影像不会凭空而降,多学习一些摄影知识,增加一些专业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发挥先进设备的功能,拍出不傻瓜的照片。
照片是拍了不少,但涵妈我的水平一直没有提高,还停留在“狂拍加海选”的阶段,在此自责一下!以后,我会继续向我的老爸,还有新浪亲子的摄影高手爸爸妈妈们学习,把自己的照片拍的越来越精彩!
“亲子摄影:小数码VS单反机”专题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