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会运动员退役冠军亚军季军金牌职业选手业余选手体育 |
分类: 我看社会 |
也许是年龄大了惺惺相惜的缘故,每每看到那些在奥运会上失败的中国选手,我心里竟然是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与国外业余选手参赛较多的情况不同,中国的选手们大多是以竞技体育为单一目标的职业运动员。许多人十几岁,甚至几岁,就开始这漫长而枯燥的体育生涯。与那些在学校里受着正规教育的学生们相比,这些孩子无疑把最宝贵的少年和青年阶段都贡献给了竞技体育……
成了冠军还好,如果失败,这些为国家目标而贡献了全部青春的运动员们,该何去何从?
所以,我们不要总说国家培养了运动员,因为我们的选手为此也付出了许多。和那些在军队里服役的年轻人一样,他们也在拿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来尽义务,并且还不止义务兵役制的短短两年。
现在,国家已经比较强盛了,将来能否从业余运动员中遴选选手参加奥运会,或者尽快参考军队的标准,为这些同样为国家贡献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运动员建立后顾无忧的退出机制?
否则,在我们面对51块金牌背后那无数失败但青春不在、前途迷茫的运动员们,是否觉得我们这个体育机制太过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