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通货膨胀

(2008-06-24 14:28:35)
标签:

房价

物价

通货膨胀

股票

股市

统计局

金融

危机

弹性

经济

杂谈

分类: 我看经济

 

 

经济学里有个常用的词儿:弹性,是指在价格变动的时候,需求或供给数量变动的幅度。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例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都属于弹性比较低的商品,也就是无论价格怎么变动,老百姓都得去买去用。由此,从国家统计局的一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说200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2亿元,同比增长22.0%。但如果把分类数据按照增长顺序进行排列,就可以看出问题:

与2007年同期相比,涨幅最高的是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4%)以及金银珠宝类(增长41.0%),这两个数据直接说明了目前资源和能源的紧张性;

其次,在吃饭的还是13亿人,收入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油类增长36.3%,肉禽蛋类增长30.8%。前面说过,这些我们天天要吃的食品价格弹性最小,而与07年同比增长了1/3,不是吃粮和吃鸡蛋的老百姓增加了,而是货币贬值导致的价格上涨,这是通货膨胀最直接的体现。

再看看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反倒下降1.2%,这从侧面说明目前装修房产的人大为减少,但同期的房地产指数却是上涨,让人不明白这样的矛盾如何解释?或者说买房的人还有,但买而不装,这又从侧面证明,在中国,房子不是拿来住的,而是拿来炒的。

如果粮油、鸡蛋的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则说明我们的钞票越发的不值钱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相对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