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沪高铁信息化高速铁路轮轨质疑杂谈 |
分类: 我看社会 |
中国人爱面子,三十年改革终于让我们有点银子,于是现在从上到下、金玉其外的面子工程越来越多,有如一部又一部的所谓大片,奢侈的场面背后,却是无聊到底的肤浅。
这不,又一“大片”隆重上场,耗资2200亿、争论多年的京沪高铁终于动工了。
有人说,因为京沪之间运力紧张,所以需要京沪高铁。
按照我的理解,如此娇贵的京沪高铁,只能提供客运服务。可上周我在崭新的北京机场3号航站楼,看到搭乘京沪空中快线的人们,却寥寥又无几。所以我不知道这造价昂贵、三分钟一班的京沪高铁到底能有多大的人气?就如当年风光无限的上海磁悬浮,到如今每班只是坐上个三五个好奇的大佬,与其说是大众交通,倒不如说是欢乐谷里的过山车,只是让好奇的人们满足猎奇的心理而已。
又有人说,京沪高铁不仅解决运力紧张,还能带动钢铁、交通、电力、机械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使中国工业水平再上台阶。
但我知道,带动工业跃升的手段很多,民用和国防领域中都很迫切的大飞机、神州飞船、大型航母等,都可以系统地带动中国工业水平的跃升。而用这2200亿,在京沪之间飞机、动车和其他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夹缝中建设一条边际效益低下的高速铁路,是否让我们的成本太高,太高?
在者,十七大中说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市场化。而这当中,信息化是唯一贯穿始终的手段,那么在我们看到这有形的高速铁路的时候,为什么不看到那无形的“信息高速铁路”?
对于穷国而言,信息技术是廉价获得知识、信息和资源的最好手段,也是在自己资本和资源薄弱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最好方法。可在2006年,以信息化投资、教育、法规、使用等为衡量指标的中国网络准备指数NRI,与2005年相比下跌9位,落到世界第50位,连印度都不及。
这2200亿,我们不但可以建设73万座希望小学,也可以为内地4400万个基层政府、家庭、学校或其他组织配备上良好的个人主机,或对2.2亿名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而在这“信息高速铁路”上所搭载的知识、信息、教育等资源所迸发的效应,又岂是京沪高铁所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