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元超
潘元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71
  • 关注人气: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2010-02-06 11:17:0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庾翼

殷浩

隐士

分类: 我的读史笔记

                                “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东晋时,庾翼为都督江州、荆州、雍州、梁州、益州诸军事及安西将军、荆州刺史,他一个人身兼五个州的军事,手握重兵,权力之大管辖范围之广当时十分少有,不仅有军权,而且还是荆州刺史,掌管一方行政,权倾一时,其镇守地在武昌。
    在中国的历史上向来不乏慷慨好义者,自以为能匡扶国家的人多了去了。当时杜义、殷浩这些人也都以才气、声名而冠绝当代,唯独庾翼轻视他们,说:“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你们这种人应当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后,再慢慢商议他们的职务,言语十分轻慢。我们不要以为庾翼只会说大话,此人并非等闲之辈,他哥哥庾亮是东晋名臣,庾亮死后,他被委以重任,镇守武昌。《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说庾翼,“翼每竭志能,劳谦匪懈,戎政严明,经略深远,数年之中,公私充实,人情翕然,称其才干。”既然是“劳谦匪懈”,则说明其人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而且政绩卓然,其才干得到当时众人的认可。
    殷浩这个人史载其“识度清远”,从小便有美名,“尤善玄谈”,多次拒绝官府的征辟,摈絶世事,隐居于墓地,如此将近十年。一次,有人问殷浩,“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老百姓都说梦是反得,看殷浩如何解说,他说,“官本臭腐,故将梦官而得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被人奉为名言。殷浩清名很高,当时人把他和管仲、诸葛亮相比。有两位在当地任职的江夏相谢尚和长山县令王濛常常来看望他,观察他是否有出来做官意愿,认为他出不出来做官关系到江南的兴亡,好像事情就有这么严重,他就是当代的姜子牙,诸葛亮。一次,他们曾经共同前往探视殷浩,明了殷浩有坚定的隐居志向,回来后便相顾而言说:“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深源是殷浩的字,殷浩不出来为官,百姓们怎么办?这个话说很大,用现在的话叫“很雷人”。
    后来庾翼请殷浩出任司马,晋康帝下诏任他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不从命。庾翼送信给殷浩说:“王衍所倡导的那种以隐逸清高来树立的声名的做法并不真切,虽然是在谈论玄道,其实助长了浮华奢侈之风。具有完美德行的君子,遇到机会时难道能这样吗?”庾翼实际上已经看到了殷浩的内心世界,劝他出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但殷浩仍然不出仕,一副坚决做隐逸派的样子,与庾翼等人对着干。
    官场上历来都有出仕和隐逸两派,前一种是以积极的心态,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后一种是所谓的隐逸,身逢乱世,明哲保身,明知不可为,暂且身退,实践的是老子的无为的思想。庾翼的慷慨好义,与其身兼重任,手握大权有关,这就是国之柱石,国家有事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殷浩这种人就比较超脱,明知扶不起来就干脆放弃,悠游于山林之间,做散淡之人。中国历来如此,“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人各有志,志向不同,抱负不同,处世哲学不同。庾翼给殷浩的信写的中肯而且说理明白,但殷浩已打出隐逸的旗号诏告天下,已是不可能再出来做官了。
    在我看来,这个殷浩并不是真想隐居起来,历史上那些真正的隐士是不留名的,当世没有名,以后也不留名,历史上如殷浩这种所谓的隐士身虽在山林,心却无时不在官场,无时不在观察时局,等待出山的时机,这就是所谓的“山中宰相”。后来殷浩在建元初年,即公元343年,在他人的一再劝说下还是出来应征做了扬州刺史,手握重权,两次北伐,一次还曾经打到许昌,但最终无功而返,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国家元气大伤。政治对手桓温借机发难,借朝野上下对殷浩的怨愤,上书列举殷浩的罪行,请求将他黜免。朝廷不得已,将殷浩罢官,贬为庶人。殷浩当时也许不知道,他被人劝说出山,也是当时东晋内部斗争的结果,权臣桓温平定蜀地以后,威势大振,那些人想借殷浩来制衡桓温,所以极力劝其出山,殷浩本想超脱,最后还是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殷浩从布衣又回到了布衣,走了一个循环,所不同的是先前深孚众望而现在却是以流放之身名誉扫地了。不过这个殷浩表面上还是很爷们,虽然被放黜,但口无怨言,乐天知命,谈笑咏诗,看不出有被流放的悲戚。但每天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个字,为什么?史书上没有写,是说自己还是说国家?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多少能看出一点殷浩的心迹。殷浩有个外甥,素来得殷浩的赏爱,随殷浩一起流放到流放地,一年以后回都城建康,殷浩送至江边,咏曹彦远的诗送别,“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老泪纵横,如果殷浩知道现在的结局,那肯定是不会出来任职做官,保持一份清望,持一份悠闲,那该多好,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几个能抵得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太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