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王孙休的聪慧与无奈

(2009-01-30 00:23:03)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孙休

分类: 我的读史笔记

                               吴王孙休的聪慧与无奈

 

    三国时期,吴王孙休即位之后,当时是濮阳兴和张布二人执掌朝政;张布主管朝内官署,濮阳兴主管军国之事,二人在里里外外阿谀欺蒙,吴国人很失望,吴王孙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看的很清楚。

    吴王孙休并非蠢材,喜爱读书,对学术感兴趣,一次,他想与当时的大学者国子祭酒韦昭、国子博士盛冲一起讲论学术。权臣张布十分紧张,因为韦昭、盛冲二人性情耿直,恐怕他们入侍之后,对吴王孙休说自己暗地里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揭露他们舞弊弄权,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坚持劝谏,不让这两个人入宫。

    他们自以为聪明,其实吴王孙休对他们的意图看的很清楚。你可以玩弄皇权,但是你不能愚弄人的智慧。吴王孙休对他说:“我涉猎学术,群书大致都读完了,现在只想与韦昭等人讲论学习以前所学的内容。这又有什么损害?你不过是害怕韦昭等人谈你们这些人的奸诈邪恶之行,所以不想让他们入宫。像这类事情,我自己已经有所了解,不需韦昭等人说了然后才知道。”这种场面很尴尬,又让人觉得很搞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张布十分惶恐的谢罪,硬说这事恐怕要妨碍政事,吴王孙休说:“政事和学术,其源流各不相同,不会相互妨碍,让他们入宫没有什么不对的,而你却认为不宜让他们进来,因此我才说起这些事。没想到你现在在官任事又对我做这种不让我接近儒生的事,这是在让我不能同意!”张布跪下叩头。孙休虽然揭露了这些人的企图,但是也不想彻底得罪这些人,也知道得罪了这些人自己的日子不好过,这种皇帝当的实在是太难受了,明知道你在搞我,我还拿你没办法,还得装模作样端着一副领导的架子,读者感受一下这是什么滋味。

    孙休无奈,谁让自己只是个傀儡,架子还不能倒,于是,一本正经地说:“我不过是开导开导你,何必叩头谢罪呢!像你这样的忠诚,远近之人都很了解,我能有今日南面为君的尊严,全都是你的功劳。《诗》云:‘事皆有始,却少能终。’希望你能坚持到最后。”但是吴王孙休恐怕张布会怀疑害怕,这种手握重权的人,不知道会作出什么悖逆的事出来,所以孙休终究还是顺了张布之意,废止讲论学业,不再让韦昭等人入宫。

    古来有帝王之才的人很多,但成就帝王之业的人就很少了,不是人没有聪明才智,而是环境条件不允许,孙休无疑是有能力的,前皇帝孙亮权臣孙琳被放逐后,他以琅邪王的身份即王位,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权臣孙琳,然后给蒙冤受害的人平反,有谋略,有魄力。看问题深刻,而且有见地。比如有人要给诸葛恪这个好大喜功的人立碑时,他说:“诸葛恪盛夏出兵,士卒损伤严重,又没有取得任何成功,不能说是有才能;他接受托孤的重任,却死在一个小子(孙琳)手里,不能说有智慧。”评论相当的得当,具有帝王器宇见识。可是却不得不受制于张布,连正常的儒生学业讲论都办不成。这是为什么呢?凡事都有个势,这个势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皇家的权力优势、君臣名分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且形成以后就不容易衰落;相反处于衰势之中的帝王,任你有过人的才华天赋,依然要受制于已成强势的权臣制约,所能做的只能委屈求全,积蓄力量。

    孙休算是聪明的,自己给那些权臣找了个台阶,“我不是要谋划夺你们的权,不过是想读点书而已,不用那么紧张。”这样看似委屈,实际上却是保了自己。不像那个魏帝曹髦,感到权力威势日渐削弱,不胜愤恨,不愿委屈求全,大概感到最终也“全”不了,于是拔剑登辇,逞一时之勇,终被乱臣贾充指使成济将其刺死,如此无谋,何以能够复国,不过被天下人耻笑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年好
后一篇:竹筏悠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