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再认识
这是一个已经被人说烂的故事,但是,它对我们今天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三国时,吴国孙权对他的大将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吕蒙推辞说军中事务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学经典,去做博士吗?我只是要你去浏览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事多,但谁会像我这样忙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得到很多好处。”于是吕蒙开始读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吕蒙是那种一点就透的人,不是仅仅听过去就算了,我们现在有些人为什么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进步,就是常常把人家的话当成耳旁风。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再不是吴郡那里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刮目相看,大哥为什么对这个道理明白的这么晚呢!”鲁肃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才分手。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鲁肃这个人了不起,他与吕蒙以前是同僚,现在是朋友,看来这个鲁肃交朋友也是有选择的,不是谁都可以是他鲁肃的朋友,即使你在当朝有很高的地位。交朋友是看水平,而不是看地位。不然你就不会再进步了。元代忽必烈时期,有一个宰相叫安童,与丘处机的四传弟子祁志诚是好朋友,这个安童深受祁志诚那种清静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为政以清静忠厚为主。后来竟主动辞掉宰相的职务,没过多久,再次被征召,犹豫不决,祁志诚说“昔与子同列者何人?今同列者何人?”安童恍然大悟,就是说当年你任宰相,同列都是你的师友,所以政绩卓著,但是现在,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了,所以现在为政不可能超越从前。这就是说,要成大事业,一定要与比自己强的人叫朋友。
孙权可以说是善于启发、引导、培养人,关键还是吕蒙的心智灵秀。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为什么鲁肃能办大事,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鲁肃很善于识人,愿意结交有才能才干之人,说到底是个有心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