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公开处死孔融
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大名士,时任太中大夫,地位高,名气大,但是为什么这个当时的大名士,会被爱才如命的曹操处死,不惜背上杀人才的恶名呢?
在知识分子当中有一种放旷的风气,崇尚自由自在,不受约束,他们恃才傲物、放浪形骸、抨击人物、语气尖刻,以为这样才是名士的风度气派,成为天下人追逐效仿的对象。孔融依仗着自己的才干和名望,屡次戏弄、嘲笑曹操,随便发表议论,褒贬人物,多与曹操意见不合。曹操因为孔融名重天下,所以表面上容忍他的言行,而心里十分厌恶。孔融曾上书汉献帝,提出:“应该遵照古代的王畿制度,在京师周围一千里的地方,不可以建立封国。”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是国家实际上的领导人,你孔融越过他而直接上书皇帝是不能容忍的,而且曹操发现孔融的议论范围越来越广,不把他放在眼里,所以曹操对孔融更加忌惮。孔融和一个叫郗虑的人一向有矛盾,郗虑秉承曹操的意思,罗织孔融的罪状,命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孔融从前担任北海国国相的时候,看到天下大乱,就召集徒众,准备图谋不轨。后来又与东吴孙权的使者谈话,并且讥讽、诽谤当今朝廷。另外,它从前与平民祢衡在一起行为放荡,互相标榜,祢衡称赞孔融为‘孔子不死’,孔融称赞祢衡是‘颜回复生’。这些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应该处以极刑。”曹操于是下令逮捕孔融,连他的妻子儿女一起处死。
孔融作为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生在乱世之中,竟不知韬晦,不仅自己性命丢了,连累妻子儿女也陪他一起送命,因为妄议时政,得罪权贵而死,并非为天下苍生,所以死的不值,死的可怜,可发一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