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衰败的征候
中国历史上的东汉王朝到了后期,政治衰落,纲纪败坏,皇权旁落,皇后、妃妾之家先后有十五个人把持国家政权,把皇帝凉在一边,江山表面上是刘姓,而实权一直被外姓掌握。宦官乱政,国运衰败,掌权的人只知道夺权谋私,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物极必反,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改朝换代的种子了。这些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宦官只顾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这一年,汉安帝死在出行的车上,年仅三十二岁。为了自身的利益,这些人竟然密不发丧,皇后和她的兄弟闵显等以及宦官江京、樊丰等密谋说:“如今皇帝死在道上,他的亲生儿子济阴王却留在京都洛阳。消息一旦传出,如果公卿大臣聚会,拥立济阴王继承帝位,将给我们带来大祸。”于是谎称皇帝病重,将尸首抬上卧车,所过之处,贡献饮食,问候起居,和往常一样。车队急行四天,返抵皇宫。到了洛阳以后,马上派司徒刘熹前往郊庙、社稷,祷告天地。当晚,发丧,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为了长期把持朝廷大权,想选立一个年幼的皇帝。他们对这种套路做法已经很熟练了。于是贺闵显等人在禁宫中定策,决定迎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北乡侯刘懿继位。而济阴王因在此之前已遭废黜,反而不得上殿在棺木前哀悼父亲,他悲痛号哭,饮食不进。宫廷内外文武百官无不为之哀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