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情的运用
中国的道家思想的源泉是老子的《道德经》,在以后的二千多年的时间里,老子的思想不断被以后政治家、纵横家、军事家、改革家运用,由此衍生出一批不朽的著作,如《孙子兵法》、《长短经》、《素书》等等,主要说的都是谋略,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形、势、情的运用。一般来说,确定决定胜负策略的方法,要点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说的是得与失大体上的趋向;所谓势,说的是对临时情况灵活应付和对进与退随机应变的形势;所谓情,则是指心意志向上坚定还是懈怠的实际心理。所以采用的策略相同,所干的事情相等,而取得的功效却各异,即是由于这三个方法运用的不同的缘故。
秦朝末年,张耳、陈馀劝说陈胜借恢复六国来为自己培植党羽;而郦食其也是这样劝说汉王刘邦,结果陈胜失败而刘邦胜利了。之所以劝说的内容相同,得与失各异,就是因为陈胜起事时,天下的人都想要灭亡秦朝;而当时楚汉的胜负之分还无定势,天下的人未必都想要项羽覆灭。所以重定六国的后裔,对陈胜来说,是为自己广植党羽而给秦朝增树强敌,况且陈胜那时并没能独占天下之地,即所谓把不是你已的东西去来送给别人,行施恩惠之虚名,获得福益之实惠,这种空头支票的吸引力到底有限。但对汉王刘邦来说,重定六国,却是所谓的分割自己拥有的东西去资助别人,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说,应事的权益机变是不能够预先设计的,事态的变化是不能够事先谋划;随时机的转动而转动,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制订策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