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穿的衣服在说话

(2010-12-14 21:03:25)
标签:

衣服

服装

时装

服饰

生活

时尚

分类: 时尚与女性

你穿的衣服在说话
是什么把我们和我们的衣服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自我认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丰富的情绪——愤怒、羞耻、欢乐、忧伤……一一尽现。

 

精神病学家Catherine Joubert和Sarah Stern在意大利托斯卡那的一次痛快购物之后,写出了《脱去我衣》一书,在书中,她们对人们的着装行为进行了精神分析。让我们来听听这俩位专家是怎样解读衣服的语言的。

 

为何我们所穿的衣服会带上浓重的情绪色彩?

 

Catherine Joubert认为:衣服位于个人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交界处。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选择和穿戴了它,但它同时也属于外部世界。这个处于世界和自身之间的交界位置,使得我们和衣服的关系非常丰富和复杂,所以,着装会向自己和他人发送信息。

 

母子关系决定了我们的穿衣行为

 

Sarah Stern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得到的各种照顾中就有穿衣一项,母亲给孩子选择何种衣物,如何包裹婴儿,如何欣赏裹在衣服里的婴儿。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说得很好:母亲的目光是孩子看自己的第一面镜子。成人后我们穿着各种衣服在镜子面前试来试去时,有几分寻找当年母亲看我们的目光的意味。

 

在书中,她讲了一个“购物狂”的故事:她买了一堆的衣服,但每一次她都觉得没有找到自己真正要的衣服......而她真正在找的可能是母亲慈爱的目光。为什么会这样?在她母亲对她的爱中有什么缺失吗?或是她自己有什么问题让她没能感受到母亲的爱?这其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衣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吗?

 

Catherine Joubert认为:至少大家是这样感觉的。过完一个不开心的白天后,谁都会想换一身衣服,以便换一个心情。这种做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情绪会渗透到衣服里,似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间会相互渗透。有时确实是这样!但人们往往很难说服自己相信这种想法。

 

Sarah Stern认为的一种解释是,人们往往倾向于把衣服看成自己经历的代言人,购买衣服成为在自己身上消化他人形象的一种方式。这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因为个体在自我建构过程中,需要从他人的形象中选取一些元素,然后据为己有。

 
那些总是穿同样颜色或者同一款衣服的人,他们的衣服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Catherine Joubert认为:有很多种可能性,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经历。通常,这类行为展现的是个体与自我形象的关系。固定的着装,可能是源于内心世界的犹豫不决、变换不定。在镜子里看到同一个样子的自己,成为加固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这让人潜意识里觉得,如果变换着装风格,就可能失去自我。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重视着装?
 
Catherine Joubert认为:过分重视着装常常是为了巩固脆弱的自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就不需要不断检查自己是不是穿了合适的服装,而信心不足的人就要在外表上同样贯穿内在的自恋。相反的表现是:有些人你给他任何衣服,他都会穿上;还有一些人会说他们穿的衣服,“就是为了跟大家一样”或者“为了让人完全注意不到自己”。这些行为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是害怕领先于人吗?他们觉得需要躲藏在不惹人瞩目的衣服后面吗?无论人们以何种方式穿衣服,无论人们对衣服有没有兴趣,穿衣行为总是有意义的。
 
在我们生活的某些时刻,着装是否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Sarah Stern认为: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变化带给人内心巨大的扰动,而衣服可以让他们控制自己身体的外在表现。在这个身体性征化的时期,衣服要么是展现这个变化,要么是遮盖。所以,青少年会非常重视个人的着装风格。
 
Catherine Joubert认为:在生命的每个时段,人们都会在衣服上投射某些特别的东西。成年人,在上面附加了爱情、人际、友谊我们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返,而衣服是这个过程中的一种支撑。过去的衣服让我们想起身体以前的样子,我们保留下来的死者衣服让我们想起这些过世的人。
 
Sarah Stern认为:还有我们在家里才穿的旧毛衣,也是这样。
 
有人常说“自我感觉良好”,是不是也意味着在自己的衣服里感觉良好?
 
Sarah Sern认为:衣服可看成是皮肤的延伸。但找到自己的穿衣风格或穿着适合自己的衣服,并不意味着自我感觉良好。着装风格可能受家庭、伴侣和社会地位的限制。有很多女人的着装风格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的伴侣,所以,在她们的本来面貌和表现出来的样子之间有很大差异,这可能成为痛苦的源泉,尽管这衣服确实很配她们。
 
固定的着装,可能源于内心世界的犹豫不决、变换不定。在镜子里看到同样的自己,成为加固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这让人潜意识里觉得,如果变换着装风格,就可能失去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