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与被拒绝 谁伤害了谁?

标签:
拒绝性情情绪心理生活人际关系交往感情情感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小东在两次求爱中都遭到了拒绝,伤心难过的他借酒浇愁,两个月来一直闷闷不乐,觉得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别人的拒绝中走出来……的确,被人拒绝本就不太舒服,而在爱中被人拒绝更是让我们难以消化。毕竟是颤颤巍巍的把最柔软的一部分捧出来献到别人的面前,对方稍稍的一点不小心都会让我们肝儿颤,更何况是置之不理或者干脆拒绝。
中国人无疑是爱面子的,所以往往既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又很害怕被别人拒绝。于是心里想说不的时候,嘴里却言不由衷的冒出是,而当别人直接说出“不”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被伤了“自尊”,于是“面子”的问题就变成了“里子”的问题。
从心理学上讲,自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接纳和喜欢自己。一旦被拒绝我们就容易把别人的拒绝理解成对我们的不喜欢,不重视甚至不尊重,更糟糕的是随后我们也开始觉得似乎自己真得没有那么重要或者没有那么好,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不愿意说“不”,害怕说不会伤害别人的的人,通常也会很在意别人的拒绝。要不他们怎么能对别人被拒绝的感受明察秋毫,感同身受呢?但是他们在委屈自己说是的时候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心甘情愿。
往往在违心应承别人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你也不要拒绝我”的期望,因此别人的拒绝马上就会让这份巨大的期望变成同样巨大失望甚至愤怒,在爱的关系里尤其如此。如果说这痛苦对我们有一点点提示作用的话,也许我们该好好想想我们究竟为什么爱一个人?是因为她们不会拒绝我们,还是因为我们可以让她们快乐,是否我们觉得对方就“应该”欣然领受我们的付出,而且也应该给于相应的回报,我爱你所以你就得爱我,否则就是无情无义?不难看出后一种无疑是满足了我们自娱自乐与自恋的需要,说到底带着这样的期望我们最终伤到的还是我们自己。
由此,学会说“不”也许是让拒绝不再成为伤害的重要一步,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被人拒绝了还要学会说不?其实道理很简单,允许自己拒绝别人才能真正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拒绝,就如同有罪的人才懂得宽恕一样。当我们能够从容的拒绝别人,你就会知道拒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有意的伤害,相反只是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回想一下不管是家人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你提出的大大小小要求中你有说“不”的时候么?或者即便没说但心里却很不乐意答应?如果你拒绝了他们就真得说明你不爱或者不在乎他们么?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别人即使在某件事情上拒绝了你,并不等于他们不在意或不看重你,只是他们真得不愿意或根本无法做到。一个尊重自己意愿的人也常常愿意把这样的尊重给到别人。
小东说前两次爱情中对方打动他都是因为她们当时正处在最软弱无助的状态,一种保护她们的责任和愿望油然而生,这样的时刻让他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有时我们难以拒绝别人正是因为觉得只有不断的对别人说是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就在我们越来越习惯说是来获得别人的肯定的时候,我们也就更多的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
当来自别人的肯定成为一种必须,而这样的说是是在满足自己更是在剥削自己,以致于最后我们已经没有了肯定自己需要的力量,说是也成为一种强迫。小东也许该想想,帮助他人固然体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是不是别人不需要他帮助或者拒绝他帮助的时候他就没有了价值?
其实,即便在没有光线照耀的时候,匣子里的宝石依然有其内在的价值。面子也许是别人给的,但里子还得是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