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吃东西 是真饿还是假饿?

标签:
健康生活饮食瘦身减肥健康生活心理 |
分类: 健康与美容 |
在速度、效率的高压之下,很多人都体会过饿着肚子开会、加班。如果你,也能像小朋友一样“饿了就吃”,那简直让人艳羡不已。但你觉得饿的时候,真的是饿了?你真的应该全盘满足你的饥饿感?
食物平衡是我们一切平衡的基础。所以,搞好与饥饿的关系,是我们身心舒适的前提。但这并不容易,因为饥饿有多重面孔,除了人人熟知的生理饥饿,还有感官饥饿、情感饥饿。生理饥饿不难应对,当它来临时,满足它就行了。可如果来临的是“伪饥饿”——感官饥饿和情感饥饿,就不能简单满足了事,那会导致过食、营养过剩、超重等等,最终破坏食物平衡。
生理饥饿:吃的需要
吃是一种基本的生命需求。当生理饥饿来临时,身体器官就知道该“加油”了。生理饥饿有什么表现呢?
“只要肚子一饿,我就注意力涣散,脑子一片空白。而且浑身没劲,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在网站工作的许晴说。除了肚子发出讨厌的声音之外,还有种种生理表现:有的人“肚子疼”,疼得胃痉挛;有的人觉得身体发冷,口气不清新;还有的人会恶心、眩晕。
除了以上种种生理反应外,还有些连带的心理波动。当生理饥饿来袭时,有些人会烦躁、易怒,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无端发火。
这些症状背后有着复杂的机制,至今生物学家还不能给出全面的解释。研究肥胖症及超重问题的专家安娜-玛丽·戴利克斯等人认为:“饥饿感的产生可能有如下原因:氨基酸储备减少、肝的新陈代谢出现异常、脂肪组织发出信号,而最大的可能性是血糖下降7%。”
感官饥饿:吃的欲望
如果我们只有器官,当饥饿感来临,吃到饱就行了。可我们还有五感,还有思想,问题就复杂了。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饥饿和胃口密不可分。《现代汉语词典》把胃口定义为“食欲”,也就是进食的欲望,对食物的兴趣,吃的乐趣。感官会刺激我们的食欲,带给我们肉体的享受。闻到炖菜的气味,听见炸薯条的声音……都让人分泌唾液。对此,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饮食行为障碍学者热拉尔·艾普菲尔多菲医生这样解释:“看见蛋糕,就会让人产生食欲,分泌唾液和胰岛素。所以,在把食物放进嘴里之前,身体就已经做好消化它的准备。而且,胰岛素和神经激素会强化食欲,让人觉得蛋糕更加好吃。”
视觉和嗅觉是最刺激胃口的。味觉其次。味蕾的快感,使得进食不只是为了充饥,更为了愉悦。热拉尔·艾普菲尔多菲补充说:“味觉和嗅觉是我们感官中最古老的。它们调动大脑中最原始的区域。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上讲,它们和我们的情感与记忆牢不可分。每种味觉都会自动与某种情绪相联系,引起快乐或者悲伤的情感反应。”因此,只要脑子里的一个小小念头就可以激发出我们的食欲。美食编辑张兰说:“只要翻开美食书,我就会觉得饿,哪怕刚刚才吃饱。”
爱是养分
陷入情网的人忘了餐桌上的乐趣,也少了吃的冲动。爱人成为他唯一的欲望,完全占据他的大脑,甚至让他忘记生理和情感的饥饿。从此,养活他的是心上人,他会觉得人间的食粮远不如情感的食粮。而且,恋爱还让人分泌内啡肽等让人兴奋的物质。“情感兴奋是一种类似毒物癖的病理状态。人选择一个对象,然后依赖它。把部分当作全部。”精神分析师贝尔纳·维斯费尔这样说。因此,恋爱中人如同贪食症患者,只不过他的食物是某一位异性。
肚子饿了才吃
如何调节不同的饥饿呢?先需要感受饥饿的产生,再区分它究竟属于哪一种饥饿,最后让它慢慢消退。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步。
1.找回饥饿
2.调节饮食
定时进餐也能帮助身体器官适应消化。
3.留心食物内容
4.乐趣第一
5.感受饱的感觉
热拉尔·艾普菲尔多菲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半饱。为了只吃到半饱,最好事先有个准备。如果你知道会很晚吃饭,就先填填肚子,这样可以坚持到吃正餐的时间。如果你午饭很丰盛,那么晚餐就要有意识地少吃一些。”
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美食者:质量第一,数量第二;乐趣第一,填塞第二。这个目标不是改变一次进食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改变习惯,找到新的进食方式,养成新的习惯。对于某些人来说,甚至需要专业人士帮助自己控制饮食。健康值得我们如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