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妓”的地雷
标签:
生活嫖妓文化社会诈骗电信诈骗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老林那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个温和而略带港台腔的中年男声,听来几分熟悉。寒暄过后,对方让老林猜他是谁。老林近来很寂寞,此时已在心里认定他就是自己多年前与之开怀畅饮的老朋友荣某。
到底是老朋友,对方开怀大笑。荣某说他从国外回来几天,提出见面再度把酒言欢,老林自是求之不得。两人相约第二天晚上见面。第二天上午,老林却接到荣某电话,大事不妙,对方说恐怕见不成了,因昨晚嫖娼被公安局冲个正着,他被困于看守所,求救于老林几千元保释金应急。
此时老林方才恍然大悟—诈骗!老林的另一个朋友老李曾经收到过一条性质相同的诈骗短信。短信说老李的儿子小李在国外嫖娼出了事,要上报单位。小李彼时确实在国外出差。短信言辞恳切,煞有介事。老李当即拨打儿子电话,却正好怎么都接不通。
此事让我啧啧称奇的是,小李从未栽在过男女之事上,且婚姻幸福,但作为看着他长大的老李却对短信所言深信不疑,急得团团转,事后被家人很是嘲笑、数落一番。
电话和短信诈骗最常用的是嫖娼这个幌子。这也算是中国一绝。
为什么用得多?自是因为最管用。中国人的性态度很复杂,很奇异,开放且保守。或者说,行为开放,思想保守。有的人,老实巴交一辈子,追求完吃饱穿暖,除了淫欲,不知自己还能思什么。然而几十年教育又告诉我们,此乃人间大恶,为正派人所不齿。上升到的是作风问题,已让人忘记去考量人原初的欲望。
老林也曾亲见自己的老同学因此类作风问题被开除公职,颜面扫地,成为笑柄。时代不同了。但嫖妓仍是地雷,一不小心会踩到,踩到后需要他人援手。
因此,尽管听起来匪夷所思,比方说去外国出个短差,哪有心思嫖妓?既嫖妓,又怎可能被外国公安抓?外国公安抓了,又怎可能上报你中国的单位?这些全不管,乍一听闻,已然栩栩如生,越猥琐不堪,越可能是现世真相。
韩寒在其博客写过,说看到报上一条新闻,南京某大学教授宾馆嫖娼被逮,跪求不要通知其家人,以免身败名裂。文章写作手法如同故事会,极尽铺垫渲染之能事,最后敲响警世之钟。
这年头尚有主流媒体出此荒唐到有胡编乱造之嫌的报道,岂非诈骗犯们的福音?这也算是诈骗犯们不用花钱便到手的软文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