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谁对谁错并不重要!

标签:
职场生活职业工作事业职场生活人际关系交往心理情绪休闲 |
分类: 职场与事业 |
我有个朋友在德国公司上班。上司是德国人,像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对待工作严肃认真。看报告的时候喜欢像语文老师一样圈圈点点,斟酌字句。但是英文不是德国人的母语,他们的英文也就是一般商业函电的水平,并不比咱们在大学里写作文练出来的水平高很多。凡是有个单词或修辞是他不熟悉的,他就当你是错的,浓墨重彩地圈出来,要你改成他的习惯用法。
下属有时就不免不服气,觉得自己明明没有错吗,而且觉得自己的措辞更好。于是就跟老板解释:“我这样写没错啊,在学校里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德国人倨傲地问:“你们老师是哪国人?”没想到下属老老实实地说:“我老师是美国人。”本来以为老板会在人家的母语面前败下阵来,没想到他像大多数的德国人一样固执,当下一翻白眼:“美国人说英语吗?”
你得理解,作为欧洲人,是跟英国人一样看不上美式的简化休闲英语的,他们连有些单词的拼法都缺斤少两,还能更偷懒吗?但是你老板并不是在跟你展示欧美文化差异,他其实就是在简单的告诉你:“这个问题不需要再讨论下去了,我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当然老板不可能一切都是正确的。我们总不能在他做出明显错误决策的时候也像头瞎眼驴子一样跟着冲过去,盲目服从的结果很可能是把一只黑锅稳稳地顶在自己的头上。所以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学会怎样巧妙地指出/更正老板的错误而又不挑战他的权威。但这种事还是尽量少做,能不做就不做,好钢用在刀刃上,留待性命攸关的时候再跟他较劲吧,平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尽管听他的好了。
但是多年的考试经验培养了我们对“对和错”的偏执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我可以听命于你,但我必须证明我是对的。这个名份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我不确认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到底有多大的快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愿意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既然这样得不偿失,为什么还一定要跟别人较劲呢?得到实惠难道还不够吗?
广告公司和客户之间也经常有这样的斗争,仿佛不跟客户作对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艺术良心似的。同样,客户虽然贵为上帝,也不见得永远正确,事关策略大计、设计方向,可以跟客户据理力争。但是在我跟设计公司打交道的漫长生涯中,最常遇到纠缠不清的问题,就是logo的大小,与某些字体的大小。客户当然希望logo越醒目越好,而美工总是觉得logo放大影响画面美感。是,在设计方面您是专家,很可能你的设计图是最完美的比例。而且,我其实也很怀疑小小一张海报上,logo缩小一点点,对消费者能产生什么巨大影响。但是同样的,在小小一张海报上,logo放大一点点,会让它变得不堪入目吗?为这件事争执其实十分无聊,在谈判中,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简直应该被当作礼物送给对方,你喜欢这样?听你的好了,下次有大事再按我的意见办。
不光是对老板和客户,和同事也没必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平时谦让惯了,偶尔据理力争起来,才更容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