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动心”比“适合”更重要

标签:
恋爱感情爱情两性婚姻结婚动心心理情绪生活情感 |
分类: 恋爱与婚姻 |
我的一位好朋友聪明美丽、事业有成的李静,在她33岁结婚前也曾有过恐慌的经验。她说30岁之前,追求者众,每天电话铃声不断。可是一过了30岁生日之后,却惊然发现邀约自己出门的电话明显地减少了,晚上一人呆在家看电视的频率则越来越高。
起初她还不以为意,心想:我长得那么漂亮,没人追这件事绝对轮不到我!可是当日子一天天逐渐飘逝,骄傲的她终于感觉到了事有蹊跷。于是有一天她告诉自己:我可不能让自己毁了自己!
她对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受男孩追捧的觉醒是:“当我听他们说话时,我的眼神已经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发光了。”
她发现自己20多岁时,只要听男孩吹牛,涉世未深的她都会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认真专注地听着,让男人因为可以让美丽的她动心而骄傲不已。可是一迈入了30岁,事业有成、也有人生经验的她,只要再看见一个西服革履的男人试图在她面前吹牛,她立马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男人的钱是自己的还是贷款来的;他的公司是独资的还是做合伙生意的。
呵呵!这个比喻虽是慧黠的李静所说的玩笑话,但却不无道理地点明了已有人生经验和判断能力的大龄女子在面对爱情时的困难----一个成熟的女人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地被取悦了!
成熟的女人,少了一点对于爱情的单纯向往,多了一点对于情感的理智。这是一个优点,至少可以做到不被花言巧语和夸张的表面所迷倒;但是也是由于这种优点,很显然越来越多类型的男人不被她看在眼里。有时候,太精明、太冷静对待情感反而会变得更加冷漠,她已经习惯了对于每一个男人的感情都去解码,即使遇到动了真感情的男人也擦边而过,因为被解了码的情感感受已经没有任何神秘感,也没有浪漫感,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断反复地盘问自己:“他适合我吗?”,然后就是反复地寻找答案。但是,在没有感觉下的答案都永远是一样的,那就还是“没有感觉”。“找不到感觉”的感觉其实对于她的情感诱发来说,那肯定是负面的。
后来,觉醒之后的李静修正了自己太精明、太冷静的“缺点”,试着用一颗比较单纯的心去感受爱情而不是解码爱情,结果在33岁那年遇见了生命中的Mr. Right,现在有了可爱的女儿,成就了美满的家庭,终究没有让自己毁了自己。
爱情,不要在“他是否适合你”的答案中去寻找感觉,要在自我单纯的心去感受中去寻找感觉。他是否适合你并不重要,他是否让你动心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