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宅爸”当道 经济低迷下流行家庭妇男

(2009-10-14 16:53:12)
标签:

宅爸

家庭妇男

家庭生活

男人

生活

家庭

婚姻

休闲

分类: 时尚与男性

美国“宅爸”当道 <wbr>经济低迷下流行家庭妇男

 

今年夏天,五名“好莱坞家庭妇男”出现在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一档真人秀节目中。经济危机使男雇员受到的冲击比女雇员更大,美国每4 名失业者中就有3名为男性,以至于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名词——SAHD(stay-at-home dads)意思即“住家爸爸”,或者“宅爸”。

 

真人秀节目的原型来自罗恩·马托克斯——以家庭妇男身份并写博客闻名全美的原华尔街对冲基金分析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该真人秀节目的由来,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美国男人选择全职“家庭妇男”的真实生活经历。

 

比利·阿什利,原洛杉矶棒球队队员,目前是专业的“家庭煮夫”;葛兰特·雷诺兹,曾效力于海军陆战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在家带孩子;戴瑞·贝尔,1980 年代的电视剧演员,如今的工作是自己家的保洁员和维修工。

 

经济大萧条让这些曾经的社会中坚力量丢掉了饭碗。他们不得不系上围裙,开始了“家庭妇男”的生活。美国的福克斯电视台在8 月15 日以经济危机下男人的转型为线索,开播了一档全新的真人秀节目《好莱坞家庭妇男》,讲述五个住在好莱坞的男人失业后的生活。正如节目的噱头——“展现男人从未做过的事情”一样,这场应景的真人秀一开播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西海岸家庭妇男

 

《好莱坞家庭妇男》几个主人公的共同点是,除了有着健美英俊的外表外,他们都有一个女强人妻子。戴瑞·贝尔曾经在1980 年代的情景剧《与众不同的世界》中演出一角,如今他在现实生活中也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他与同是女演员的泰帕斯特·布莱萧结婚16 年,妻子至今片约不断,贝尔却已经提早迈入“更年期”。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是阴盛阳衰,贝尔却有维持婚姻的秘诀,“我老婆不在乎钱,买贵的东西给她倒不如在方向盘上贴一张卡片,写上:我爱你,开车小心。”

 

丹尼·巴克雷从杜克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兼职演员,他的妻子凯瑟琳则是个律师。每天上班前妻子都会给巴克雷留下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今天要做的家务。这对新婚夫妇目前没有孩子。巴克雷说:“我和妻子最大的矛盾在于,她对家里的标准是‘非常’干净,我的标准则是‘比较’干净。”

 

查理·马特拉曾是一个编剧,不过他最有趣的剧本倒是自己的生活,因为他娶了一个相当成功的心理学家,每月赚的钱足可以供马特拉专心在家写那些也许根本没人要的剧本。当然,马特拉还得干一大堆的家务活,他说自己每天要接到太太打来的“上百个电话”,检查自己是不是在干活,“我会说我在家擦地板,实际上我在健身房。”

 

葛兰特·雷诺兹也许是几个男主角中最帅的。海军陆战队的背景让人不解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只当家庭妇男。不过他的一身肌肉也没有被浪费:自从退伍后,家里就再也不需要维修工和搬运工了。雷诺兹的太太是福克斯电视台小有名气的编导吉莲·雷蒙德,主持《美国偶像幕后》等多档热门节目。虽然妻子算是半个名人,但雷诺兹在家也颇有成就感,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儿童营养专家,在孩子该吃什么食物方面,他绝对比妻子更有发言权。

 

因伤退役的原洛杉矶棒球队队员比利·阿什利对自己的现状倒是很满意,他的妻子是好莱坞的名人化妆师丽萨·阿什利,每日周旋于各大明星之间忙得不亦乐乎,甚至还拥有自己的化妆品商店。作为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阿什利非常支持妻子的事业,有时候还在家打打推销电话,帮助妻子把化妆品卖得更好。

 

在摄像机镜头的记录下,这五个大男人每天为做饭、购物、刷马桶、带小孩、照顾宠物等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生活真实却又富有戏剧性。节目制作人之一查理·马特拉说:“我们希望观众们能在节目里看到男人做些前所未见的事情,而且把事情做得很好,并为此感到自豪。”

 

“家庭妇男”并不只是真人秀的噱头。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失业在家的男性人数翻了三倍。经济危机来袭后,男性受到的冲击比女性更大,美国每4名失业者中就有3 名为男性。美国进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约有一百万个家庭是这种构成:妻子工作,丈夫待业,孩子未满18 岁,“宅爸”也因此而产生。


东海岸华尔街奶爸

 

与美国西海岸出现的好莱坞家庭妇男相对应的,是东海岸以纽约等金融城市为代表的华尔街精英男的遭遇。失业寒流促使华尔街众多男性白领回家照顾孩子,成为货真价实的“华尔街奶爸”。

 

遣散费的多少对华尔街的奶爸们很重要。拿着丰厚的遣散费,他们可以自我安慰说:就当是在带薪休假,反正很快会找到新工作。但多数人发现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找到新工作谈何容易。只出不进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有个女强人太太的。

 

芝加哥的鲍勃·肖特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先前在Nuveen Investments 投资公司任项目经理,加入失业大潮后成为一名全职奶爸。他现在负责所有的家务劳动以及开车接送孩子。当被问及在投资公司任职和当家庭妇男哪一个更难时,肖特选择了后者。按照他的说法,当家庭妇男最难的地方在于,生活是“随机性”的。“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要干什么,”他说,“有人要练滑冰,有人要练体操,有人要踢球。”

 

尽管肖特希望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他也享受着新角色带来的快乐。他说:“这是一种大部分男人从未看到的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活。”

 

罗杰·范德沃特今年5月份失去了一家金融服务机构的工作,现阶段在马萨诸塞州达克斯伯里照顾两个十几岁的儿子。他说自己最大的苦恼是忙于许多家务琐事,每日昏天黑地干活,效率却不高。“我总是以为干完这些家务不成问题,也许还能有空出去转转,或者打场高尔夫球赛。但最后一件也没做成。”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杜塞称,从华尔街投行到建筑领域,多数职位都由男性主导,“男主外女主内”格局的转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杜塞曾经著有《男人能当妈?》(DoMen Mother?)一书,在书中她说道:“对于失业的男性来说,丧失传统意义上的大男人身份是个挑战。”

 

正因为看到了男人转型的戏剧性,福克斯纪实频道才决定做一档真人秀节目,不过他们最先接触的“奶爸”罗恩·马托克斯却没能成功入镜,因为在博客圈小有名气的马托克斯早已答应了另一档电视节目的邀约。

 

俗话说,当一扇门被关上后,上天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口——罗恩·马托克斯就成功地找到了那扇窗口。

 

从华尔街精英到专栏作家37 岁的罗恩·马托克斯来自休斯顿,曾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分析员。巧合的是,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31岁的艾诗莉同时在今年2 月份失业。不过,艾诗莉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而马托克斯则承担了家庭妇男的重任。

 

和马托克斯做伴的是他的两个继女,7 岁的艾莉和6 岁的艾弗瑞,时不时还会添几口人——他和前妻生的三个儿子。“每天都是在找玩具、洗衣服、刷马桶中度过,显然这种生活一点儿也不浪漫,但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知道有大把男人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马托克斯说。

 

他说得没错,正因为如此,他的博客“Clark Kent 的饭盒”才会引起强烈的共鸣。马托克认为,美国社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妇女俱乐部,但却没什么男人俱乐部,因为更多的“妇男”还是情愿闷在家里,他们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窘境公之于众。于是马托克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倾诉方式:写博客。他说:“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无需暴露身份就可以认识很多朋友。”他在博客首页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离过婚,有五个孩子,在家工作,所以我写博客。”

 

传统意义上大男人身份的丧失对马托克斯的心理影响巨大。在刚失业的时候,他的情绪十分低落。“在家里没有工作绩效评估,没有做成大笔生意后出去喝酒庆祝的往事,不需要做预测,也没有谁跟你说谢谢。”在网上,他把自己的心情告诉大家,并且用幽默的方式调侃窘迫的现状。“我在大学里的文学老师说,幽默总是和悲剧并存的,而没有悲剧就没有喜剧。”

 

马托克斯认为只有乐观地看待一切,生活才有希望,所以他把自己每天的经历当成笑话写在博客里。最初只是想在网上寻找“同病相怜”的人,或者和其他父母们交流育儿经验,想不到却吸引了众多境遇相同的读者。随着博客点击率的日益上升,马托克斯的生活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如今他为多个网站撰写专栏,传授当家庭妇男的诀窍,还即将出版新书《买不起伏特加,爸爸只好喝甜牛奶》(Sugar Milk: What One DadDrinks When He Can't Afford Vodka)。除此之外,电台和电视节目也找到了他,多档节目都在洽谈之中,也许不久后马托克斯就将出镜。

 

虽然作为“家庭妇男”的日子比想象中精彩,但马托克斯还是计划找一份正经的“上班族”工作,“毕竟现在没有稳定的收入”。他说,目前已经有一所高校愿意让他去做英语老师,因为他有一个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位。不过马托克斯仍然在犹豫,曾经在华尔街领高薪的日子,他还是有些怀念。

 

男人做“家庭妇男”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那些曾经在华尔街领高薪的男人而言,更加不是容易的事情。当然,无论是男人女人,生活中都有辛酸苦辣。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男人既然可以做宅男,“宅爸”又有何不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