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哭就哭出来吧!

(2009-10-06 14:27:16)
标签:

流泪

眼泪

心理

情绪

生活

休闲

分类: 生活与休闲

想哭就哭出来吧!

 

小的时候很喜欢哭,其实如果说我小时候爱哭,还不如说是喜欢“哭闹”更加确切一些,因为小孩子的哭并不一定是一种悲哀、喜泣或者感动的情绪所致,而更多只是一种“闹”的表达方式而已。

 

直到自己逐渐长大之后,情绪的变化也逐渐成熟,因此不再“哭闹”,代而替之的是纯情绪的表达。小时候特别爱哭,也因此常常被大人们“耻笑”,也许这点对于我来说比较“刻苦铭心”,因此“立志”不再哭泣,逐而久之反而变得几乎不懂得流泪了,直到父亲因病去逝,我虽然极度悲伤但是却无法痛哭出来,才突然发现能够“哭”出来是多么的重要,现在依然十分羡慕那些懂得流泪和能够哭出来的人。

 

“哭”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它的坏处也许更多,至少我以前是这样认为的。想起来我也曾经为自己不再流泪、不再会哭或者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流泪而沾沾自喜,后来我曾经看到一篇有关于哭和眼泪的文章之后,才明悟到一个道理,适当的流泪和哭出来其实是有好处的。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甚至是对于物理环境来说,有时候能够哭出来其实更加好。

 

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透明的无色液体,其组成中绝大部分是水(98.2%),并含有少量无机盐、蛋白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人的一生通常会流下3种眼泪。最基本的泪水会在每次眨眼睛时出现,它浸润着人的眼球。第二种泪水是反射性泪水,当眼睛受到意外伤害,或接触到刺激性气体的时候,眼睛就会涌出这种泪水。第三种是情感性泪水,也就是人们哭泣的时候流出的泪水。


它的功能只是清洁眼部、浸润眼球
.

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据统计,男性流泪的频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溃疡等病较女性多,也有研究发现,女性眼泪中催乳激素高于男性,这种激素差异很可能是女性特爱流眼泪的原因之一〖6〗。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该流泪不流泪,是引起溃疡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


对于人类来说,在远古的某个时期,在人类祖先的泪腺与表达深层情感的大脑区域之间,进化出了神经元连接。眼泪中的乳铁蛋白、β-溶素等都具有防卫功能,能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眼泪的分泌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

 

研究发现,前两种眼泪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但情感性眼泪的化学成分却不同,分析这些成分,就可以了解泪水的作用。在情感性眼泪中,蛋白质的种类比反射性眼泪多20%到25%,钾含量更是后者的4倍,而且锰浓度要比血清中的高30倍。这种眼泪还富含激素,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素。

眼泪对身体的最大益处,在于眼泪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某些毒素。我们知道,眼泪的形成除泪腺外,还有几十种其他腺体参与。这样,眼泪的成分就相当复杂。强烈的情绪刺激能使眼泪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人体内一个神经原与另一个神经原之间,传递兴奋要靠一种媒介—中枢递质来完成。如果这种中枢递质过多,会引起过多的神经冲动。为此,体内要产生一种相应的酶来分解过多的中枢递质,一旦中枢递质过多,分解酶又不能全部分解,就要靠眼泪来把它排出体外,否则,如果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眼泪中这些过多的中枢递质对人有害,使溃疡病和肠炎发病率升高。美国生物博士福雷研究,因动感情而流的泪中的蛋白质,比因受洋葱刺激而流的泪含量高。这也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情感性流泪中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而且眼泪中还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可以说,无论是悲伤垂泪,还是喜极而泣,流眼泪其实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要太过于难为自己,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就大哭一通吧,只要不太丢人也别吓到别人就行。还要注意,有时候哭得太久会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降低免疫力,还是要“见好就收”。而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悲伤的情绪,总爱哭个没完,你就要找找原因了。专家说,这种症状表明你需要冷静下来,去客观地面对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