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更健康,生食还是熟食?

标签:
食物食品健康小知识生活常识生食熟食烹饪饮食家庭生活美食 |
分类: 美酒与美食 |
“在自然界,所有吃生食的动物都臣服于大自然,只有人类煮熟食物来吃,也只有人类遭受着广为传播的疾病。那些只吃生食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警觉,思维更清晰敏锐,而且更加有逻辑性,人也显得更加有活力。最重要的是,生食者变得更加健康,不易沾染疾病。从开始加热食物的那一刻起,烹饪就开始了破坏食物的过程,很久以前,干灰产生,食物价值被完全损坏。”
TC Fry是天然食品的忠实拥护者,他的这些话中强调了生食这种饮食方式的核心理念。Fry后来放松了饮食限制,将饮食中包括进了煮过的食物。
什么成就了生食?
可以从名字中领悟到这种饮食方式的本质,生食是这样一种饮食,它包含食用大量天然水果、蔬菜和谷物。虽然对生食的稍许加温是允许的,但食物不可以被加热到超过116℉。高于这个温度,食物中的天然酶就会被损坏。生食主义者认为这种酶的酶解作用能够帮助消化,并能帮助抵抗慢性疾病。
这种对水果、蔬菜和谷物的推崇与专家的营养建议相一致。这些食物中富含维他命、矿物质、纤维和植物化学元素,同时低热量、低脂肪、低钠。然而,这种饮食方式的严格限制使其很难为人们遵循,并可能导致产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蛋白质就是风险之一。坚果和种子能够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因此必须要大量食用这些物质来满足身体的蛋白质需求。维他命B12,这是一种只在动物产品制成的食物中存在的物质,所以在生食者的饮食中必须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这种元素。由于生食大多能量很低,所以生食者需要每天吃大量食物来满足基本的能量需要。
此外,生化酶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人类身体能创造和使用大量的生化酶,而不是仅仅依靠那些在食物中发现的生化酶来生存。在每天的正常消化中,胃酸分解食物生化酶,将无用的食物转化成有用的营养。因此,不需要通过禁止烹饪以保存生化酶。
烹饪会损坏食物吗?
生食主义者坚信烹饪不仅会损害生物酶,而且能使食物产生毒性。为支持这种观点,一些生食拥护者援引了国家科学研究院1982年的报告,Diet, Nutrition, and Cancer,文章中将HCAs认为是可能的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在食物烹饪过程中形成。然而,美国癌症协会和国家癌症协会目前没有一个推荐用生食的饮食方式来减低癌症患病率。相反,他们强调遵循健康的饮食方式——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全谷食物,生食和煮熟的食物都吃——这是目前所知的最好的降低癌症几率的方式。
丙烯酰胺在白鼠实验中被证明能引发癌症,但是没有研究发现其在人体中也能引发癌症。即使如此,在日常的健康饮食中也要适当限制食用那些高丙烯酰胺含量的食物,比如薯片、炸薯条。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完全不吃煮熟的马铃薯。同样,在肉被煮到超过480℉的时候HCAs才会形成,这种物质可能增加癌症几率。
烹食的好处
烹饪降低了食物中维他命(如维他命B、C)的含量,但是却提高了人体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比如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这两种物质都是有益物质。由于这些营养分散于不同的食物,专家建议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获取,我们日常饮食中不仅可以在食物中获取,还可以通过配菜的方式获得。
烹饪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杀死细菌。食品安全对所有食物来说都是一个关键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肉类和鸡蛋。那些遵从天然食品饮食的人必须特别注意在吃之前要格外小心,洗干净食物之后再食用。因为很多天然食物都与食源性疾病相联系,包括甜瓜、豆芽、覆盆子、新鲜果汁(不经消毒)、葱和莴苣。
生食只跟食物有关吗?(生食还与人们贴近自然的信念相关联)
选择生食的人与追求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生食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生食更多体现了一种人生哲学。很多人选择这样一种有如此多限制的饮食方式,为的是力求更加接近自然。事实上,这种饮食方式可以一直追溯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的产生可以被看作是对工业化兴起的反应。那些曾经把时光大把的花在农场体力劳动上的人逐渐转移到坐着的、在光线暗淡的办公室的工作中上。罐头食品的外观也开始探索很多形式,采取更加亲近自然的包装。
生食能够提升健康水平吗?
天然食品当然非常健康,这点毫无争议。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只吃生食(不是生食和熟食混吃)能预防疾病,提高身体敏锐度。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营养物和其他有益于健康的物质。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最有说服力的营养建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金字塔饮食指南: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和其他健康物质。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品可以提供身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物。为了确保身体能获取所有的营养和健康需要的其他物质,所以要根据金字塔饮食指南搭建一个健康的基础作为开端。可以从推荐的五种主要的食物组中选择每天进食量。如果不采用五种食物组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那么就需要寻求其他的途径来确保身体吸收到健康所需要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