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牛奶那些事儿

(2009-09-08 22:52:13)
标签:

牛奶

饮食

小知识

生活

美食

分类: 美酒与美食

关于牛奶那些事儿

 

透明无色的矿泉水都能品出个酸涩度来,更别说牛奶了。不同品牌的纯牛奶在倒进透明玻璃杯的时候,分别就相当明显。虽然蒙牛的包装袋上写着“采用闪蒸技术‘全乳固体’含量超出国家规定的11.2%的标准”,倘若这个跟浓稠度有关的话,想必伊利在这点上更浓一筹,颜色不仅要深上一些,浓度也比蒙牛稍高。而三元虽淡上一些,姑且也算是达到纯牛奶的标准。现在超市里的牛奶里面到底有多少添加剂,我并不了解,不过当今的添加剂确实可以调味出来浓香的牛奶味。因此,牛奶浓还是淡只是你在味道上的选择,还是不要把它当成一种品质和成分的推论或者选择。

 

再看保质期,蒙牛和伊利都是常温45天,三元是常温50天,而雀巢却是整整半年。很多日本人到中国,最不习惯的除了垃圾不分类,就是牛奶保质期。日本大多数奶品都是1周内食用期限,而中国的绝对在30天以上,即使包装袋上再标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很难让他们相信牛奶这样“脆弱”的东西能存上1个多月。这点上比起来,那些超大罐装的进口牛奶也好不到哪里去,保存期限也在无限延长的状态,由此让人觉得,即使那是产自澳大利亚多么多么厉害的牛,这样折腾一番,也“鲜”不到哪里去。虽然不能因此就说那种每天送到家的“鲜奶”是最好的,但是保质期的确可以作为判别牛奶的一项标准,比如那可以保存半年的雀巢,几乎已经可以归为“乳品饮料”行列,而不是“鲜牛奶”了。

 

再说口味,口味则包含奶香度和顺滑程度两方面,在奶香度上三元明显走的是清淡路线,大概是与草原牛相比,牛的品种、喂养方式、生活环境都有不同,并没有很重的奶脂气息。而蒙牛与伊利则有些难以取舍,蒙牛较淡,却让人觉得非常“适中”,香却不腥。伊利即使处于冰牛奶的状态都散发出一种加热后牛奶会散发出来的“成熟香气”,要说香浓度肯定更胜,但是这种“高浓度”状态,大概更加适合“游牧民族”。不过,说到牛奶加热后再冷却会形成的那层奶皮,伊利的奶皮实在又厚又香,给人营养超级丰富的感觉。雀巢几乎已经可以排除出竞争行列内,不仅不太有牛奶气息,味道淡,颗粒却是最粗糙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的牛奶行业还是有点让人放不下心来,所谓“喝放心奶”只可以当为一种广告词,如果真把它当真还是有点不靠谱。其中一个原因是乳制品本身确实是一种易变质的食品,但是在中国即使是“鲜牛奶”的保质期也有8-10天之长(视乎不同牌子注明的保质期),而我试过喝过过了期的“鲜牛奶”但是依然未变质,味道也依然未变,实在让人感觉有点诧异。但是这种状况,我们实在也没有太多选择,因此我认为小心选择牛奶生产商十分重要,我个人还是比较主张选择传统国营单位、合资企业或者进口的牛奶,比如国营单位的上海“光明”和北京“三元”、合资企业的“雀巢”、或者进口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产品等。至于大牌的私人企业生产的牛奶,比如蒙牛、伊利等,我个人还是觉得少喝为妙(也许是我对于“三鹿阴影”仍在...)。

 

小常识

 

即使是全脂奶的脂肪含量也非常少,比如250ml装的全脂纯牛奶,脂肪含量也仅仅3克稍多一点点,所以与脱脂奶差别并非想象中那么大,不过,脱脂奶除了“脱”了脂肪,还有其他一些营养成分,口味会更淡。

 

全脂牛奶中的L色氨酸成分的确可以通过使人疲倦来帮助睡眠,但是睡前喝牛奶并不适合所有人,毕竟它还含有睡觉时并不那么容易消化的脂肪和糖分。

 

并不是早餐空腹喝牛奶就是无用功,搭配一些饼干、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就能较好地吸收它的蛋白质中的优质营养成分了。

 

冷藏后的牛奶因为脂肪、蛋白质分离,口味会变淡。完全煮沸出现沉淀物也会影响口感和味道。热牛奶的最佳饮用温度在75℃以下。

 

高端纯牛奶

 

现在超市里还流行“精品版”的纯牛奶,分别是两大内蒙古的品牌推出的高端产品,蒙牛特仑苏纯牛奶(3.8元)和伊利金典纯牛奶(4.1元)。与一般纯牛奶相比,通过提升蛋白质含量来提升香浓程度,在特仑苏将蛋白质含量提升到3.3克/100克时,金典更是做到了3.5克/100克,所以金典喝起来还是要浓厚些。虽然这些高端纯牛奶浓度上升了,但是口感适应度却比普通纯牛奶要更细腻,奶香也似乎平顺而舒畅,想必还是在生产技术上做足了工夫。

 

我并不是品质监管专家,因此我也只能够从口味上去评论不同牌子牛奶的味道和浓度,至于它们是否含有防腐剂和添加剂则不得而知了。但在我家中冰箱里,只有国营单位产生的鲜牛奶或者进口品牌牛奶饮料,至于私企生产的大牌牛奶绝对不会成为我的选择。在中国的私企,越大牌就越“可怕”,一是什么都“敢做”,二是什么都可以“搞掂”,就好像“三鹿”三聚氰胺超标明明已经被石家庄政府叫停但是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是其它非日常饮食产品也就算了,但是牛奶这东西,几乎天天喝的,还是慎重一点选择为妙!说真的,我并不怕牛奶可以喝了就很快死去,就怕喝了之后十几二十年过后才死去,还不知道是谁“害”死的,而且死的也可能很痛苦,比如尿毒症、尿结石之类的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