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善睡眠要先“睡”心,关于睡不着觉的那些心理事

(2009-08-06 11:23:48)
标签:

睡眠

心理

情绪

压力

减压

睡觉

失眠

健康

生活

分类: 生活与休闲

改善睡眠要先“睡”心,关于睡不着觉的那些心理事

 

古训有云:“睡一个好觉,胜似吃补药”。的确,人生至少要花1/3的时间在睡眠上,若能睡一个“芦花被下,卧雪眠云”般的舒服觉,第二天整天都会有好精神。然而有调查显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下,中国都市中有睡眠问题的人已达60%,同时带来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不觅仙方觅睡方”成为都市人的共鸣。 

 

你有关于睡眠的困扰吗?你想更多地了解心理因素对于睡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吗?怎样才能调整身心平衡,提高睡眠质量呢?

 

最突出的问题是关于恶梦

 

很多人做恶梦而影响睡觉,使睡眠质量不好。其实要谈到恶梦的问题,首先我们还要考虑一下生理原因,比如有的人如果心脏有问题,可能他就会有比较严重的恶梦,甚至我们平时生活里说的“梦魇”。

 

比如觉得心头像压着一块大石喘不过气,所以这是首先要考虑的,毕竟睡眠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和身体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原因排除之后就要考虑心理原因,通常在心理原因里,恶梦的发生是不是因为生活中特殊的刺激事件有关,这种刺激事件有可能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即使不是创伤,也会有很强烈的影响,这是一个考虑的因素。当然我们还要考虑有可能是长期不断积累起来的压力,这个压力积累了很久,现在已经很严重了,也会通过梦来表现。

如果持续的做梦,会让他睡觉觉得睡的很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做梦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梦,不可能没有梦,只不过有人知道自己做梦,有人不知道自己做梦,有人觉得自己一晚上做了很多梦。你知道自己做梦是跟你醒时的状态有关,如果你正在做梦时醒来了,这时你会知道自己在做梦,如果是另外一个时间醒来,实际上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做梦,但你已经做过梦了,所以和你什么时候醒来有关。准确来讲,我们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做很多个梦。

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觉得梦对他的睡眠成影响,有些人就特别担心梦跟他的睡眠质量呢?

这跟一个人的个性和看法有关,还有和他的解读方式有关。因为我们生活里会有些做恶梦而影响情绪的情况发生,这时有一种可能性,你把睡眠质量不好跟做梦联系起来了,但实际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你的看法。你认为做梦很多对你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这种看法会影响你。

有些人特别把失眠当成一件事儿,反而让失眠成为特别困扰的问题,或者加强。一个人过于关注了失眠这个问题,无形中就将失眠这个问题放大,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当他担心,紧张恐惧时,睡眠不好、失眠,我们看这是一个循环,他越是失眠,睡不好,反过来就越担心自己睡眠不好,越是紧张恐惧,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了,其实要打破循环是很必要的。

怎样才算是严重的失眠问题?

 

或者先不说失眠,就是睡眠问题。其实就是连续性的难以入睡,比如一个礼拜里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甚至比这还少,这样连续下来,一个礼拜就感觉非常糟糕。这样一个人就会很沮丧的,因为他身体根本支撑不住了,难以支撑。

 

我觉得睡眠是人天生的本领,是一种本能,我们还排除他生理有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失眠的人有一个很大的本领,把自己的睡眠破坏掉,你也不能不承认人的心理或精神有很大的能量。

一个人得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都跟他的解读有关,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无论是客观事件还是内心活动,都会给一个定义,怎么样定义它,怎么样概念它,甚至怎么样解读它,对于将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有一个好的心情,想要有一个很好的睡眠质量,更好地解读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是良性影响。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失眠,幸福的醒着”,那篇文章其实就是用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来解读失眠这件事儿,因为他醒着的状态比平常人多,其实他可以在失眠时看到很多别人都看不到的事情,用大把时间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但我们这种正面解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不太能接受这种观点,因为他觉得这种方法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经常会失眠的人慢慢已经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你想打破它,其实已经很难了,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又有它的原因,有值得我们分析的内容在里面,比如常见的关于睡眠问题,我会发现有这么两个原因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是他太闲了,太有时间了,我们都知道脑袋每时每刻都要活动,如果不是有很多工作、有很多让你充实起来的事情去做,它就会想各种各样的事情,会不断运转,如果太有闲了,就要找一些事做。

需要消耗注意力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他的人生里,他感觉有一些需要回避的现实问题,跟这有关。实际上现实里也许是工作、也许是情感、也许是生活里的某些因素是他不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在这种情形下,跟他的内心呼声实际是不太一致的,他最终可能会“两害相权取其轻”。

尝试选择一个自己相对能接受的方法,但在别人看来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成了自己新的任务,说逃避可能不太合适,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实你制造出来的,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实对你自己来说一定是有意义的。

除了这两种情形,可能还有更多情形我们没有提及,其背后可能有一个基本原因,当然这是我的概念了,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真正得以实现,这个讲起来可能就抽象了一点。比如那些有闲的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潜能的,但他在生活里有闲但也没有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并且实现价值的事儿,那他就会去做一些消耗性的事情。那些回避的,比如工作带给我很大压力,做了一份我不太喜欢的工作,可能我内心里觉得这不是最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我就会不自觉的采用一种回避的方式,当有一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这时睡眠问题可能就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所以你说的是睡眠不顺,表面上看到的是睡不着的问题,但往下捋,其实和他内在的自我价值是有关的。我们在幼儿和婴儿身上就很少见到入睡困难或睡眠困难的问题,当然可能有生理问题的,还是要排除一下。婴儿觉得什么事情都有意义、什么事情都有趣味,他就会很好地生活,当然不只是在睡眠这个问题上,他在一切问题上都会表现出很好的状态。

 

关于胡思乱想而无法入睡

 

持续性的胡思乱想,其实可能也跟他对于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人,和自我的潜能都有关系。

一方面跟这有关,另外和对于睡眠态度的理解有关,我个人认为,实际在睡眠之前人好象都有点儿胡思乱想,这是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因为紧张了,在警醒状态下,你的思维是有条理的,有逻辑的,当你放松时,就会有一些胡乱的思想出来,就会没有严谨的逻辑连接了。事实上胡思乱想是正常的,是正常的要入睡前的生理状态,这是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

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的、很轻松的就睡着了?为什么有些人就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胡思乱想?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越想睡觉,越不想有胡思乱想的内容,其实这时你的头脑已经有一个新的任务了,要阻止胡思乱想,要尽快让自己入睡,大脑有任务时其实是在工作状态,因此形成了一个对抗的力量。大脑是工作状态,它是紧张的,你一方面要放松、一方面要紧张,大脑都糊涂了,不知道要干什么。

因此我们可能要调整的方式是,你尝试着允许自己胡思乱想,有就有吧,没有关系的,不要老想着控制自己。睡眠,睡着了,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你不要管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爱睡着不睡着,不睡着拉倒,我不知道您,反正我自己什么时候睡着我是不知道的,所以他太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这个任务太艰巨了,难以完成,当他有这样的任务时,确实就很难完成,也就一直会紧张。

 

一个好的睡眠,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自己先天的条件,我觉得应该说,适合你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要是你对自己说,我要睡八个小时最好,但也可能有人就睡九个小时,也有人就睡五个小时,都不一样。

 

“先睡心,后睡眼”——闭着眼晴不等于睡觉了,心完全平静下来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睡眠。当你心睡着了,你的眼睛也自然是闭着了。因此睡眠的问题最重要还是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无论是压力、抑郁、还是太多顾虑,或者是习惯睡前了胡思乱想,这些都需要首先获得解决的问题,因此不要将睡不着觉的问题看成为一种物理或者生理问题,而是从心理上去找解决方案。安眠药是无法解决心理上的难题的,这也是很多人并没有因为安眠药的帮助而改善睡眠的原因。所以,“先睡心,后睡眼”才是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