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仰的逻辑

(2009-07-29 19:39:42)
标签:

文化

信仰

逻辑

生活

王祖贤

杂谈

分类: 生活与休闲

信仰的逻辑

 

曾经在媒体上看到有关王祖贤削发为僧的报道,虽然这并没有得到确认,而且信仰宗教也是一个个人的选择,即使是明星拥有自己的信仰也不足为奇,但是我却相信她一定是遭受心灵上的打击或创伤而信佛为僧的。

 

我并不热衷宗教,如果问我有什么宗教信仰的话,其实我与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偶尔拜拜佛,也算是信佛吧!但是我却对于佛教哲学理解并不通彻,因此也算不上一位地道或者虔诚的信佛者。但是我相信真正地道或者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大部分都是受到家庭信仰和家族文化的影响,而我自己自小并没有这样的根源,家里没有任何人信仰哪门子宗教。朋友之中也有不少人是与我一样并没有信仰的家族文化,但是却后来成为信徒,当我探究之后,发现大部分人是由于情感孤独或者其它履历方面经过一些创伤而使然,当然这也许是我的片面之见,并不代表一种逻辑。

 

不过,有专家却认为信仰是有逻辑可以追寻的。其名字被用来作压力计量单位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用冰冷的逻辑学,证实了宗教的魅惑所在。他的道理是:对于一个矛盾于拒绝还是接受佛教的人,如赌局里空中翻滚镍币的两面,佛教真或假的机会各有一半,他开始分析:拒绝的话——若佛教所言不真,他什么也不会失去,若真,他将永远在轮回中遭受折磨;接受的话——若不真,他得不到什么,仅空掷了时间精力,若真,他将身离五行、诸苦皆尽、得大自在。换个说法,若教义为假,他是否皈依无甚所谓,若教义为真,他是否放弃则关系天堂地狱。由此,帕斯卡确定那枚镍币“皈依”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极大。其它宗教亦是。

 

道理那么简单,那为什么不是人人信佛呢?因为只有非常严肃地面对是否皈依的抉择后,才会做出是否皈依的行为——他必须遇到这个问题,而且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宗教国家和无神论国家的人遇到这个问题的几率和严肃程度绝不相同。没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存在的问题:就像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如美人鱼般,面对是否以踏刃之痛来换一双脚这个问题。没有发生的事将永不会发生:就像核弹生产者们认为世界末日永不会到来。

 

宗教相关未来,不可客观得证,并携着极大的威胁和承诺,这是帕斯卡信仰逻辑的条件。道德、主义、审美……人类不少精神产物都具备这些条件,循帕斯卡的道理,基于避害趋利,人们应选择遵守道德、服从主义、依循审美……小事亦可用,譬如因不知是否下雨而犹豫是否带伞出门,若无雨带伞至多包重些,若下雨不带伞麻烦则大很多,帕斯卡认为应该带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