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却有情与大爱不爱

标签:
感情友情亲情爱情爱心理情绪生活情感 |
分类: 恋爱与婚姻 |
俗语话:“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似乎是人类感情复杂的一个缩影。人就是这样,无情之中总是流露着一丝情感,而有情之中又往往表现无情的另外一面。昨天,又听到朋友用“大爱不爱”这句话来形容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觉得如果说“无情却有情”是古装武侠小说里对于大侠个人情感的形容,那么“大爱不爱”则可以成为对于现代人个人情感的形容。
我还是比较欣赏“大爱不爱”这句话。它以警句的方式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爱”,并且指出了“爱”这个字眼的含混。这里一前一后出现了两个“爱”字,这两个“爱”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大爱”指的是“大我”之爱,或者是与“上帝”保持一致的爱。后面的“不爱”的“爱”,指的是我们常常表现出来的“小我”之爱。
其实,现在有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样的:一个小学生,课程负担本来就很沉重的了,但放学之后还要去学习钢琴、补习数学。好容易盼到了放假。父母早为子女安排好了:到新东方学校学习英语。不学习?轻则责骂,重则鞭打。问父母为何如此?回答很简单:“爱呀!”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子女,他们就是在父母这样的“爱”中长大的,他们对父母充满了怨恨甚至愤怒。这些父母的“爱”实际上是“小爱”,或者说“小我之爱”。这些所谓的爱,是他们自己希望的投射,是为了满足自己小我的需要。
真正的“爱”应该是“大爱”,是符合子女成长规律的爱,是顺应“道”的爱。是在懂得子女心理的基础上,帮助子女成长的爱。有时候,这种“大爱”似乎也会显得有一些淡漠,或者有一些严格。
“爱”的确是一个被用得混乱不堪的字眼。前面用了“符合子女成长规律”、“顺应‘道’”、“懂得子女心理”、“帮助子女成长”等来表述“大爱”。其实,这些情况不就是“通心”吗?因此,有一个词足矣!这就是“通心”。
即使是“大爱”这个概念,还是容易被滥用。但“通心”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引起混淆了。我相信“通心”这个概念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取代一些场合人们所习惯用的“爱”字。
前一篇:职场生涯要懂得向后看
后一篇:男人面对婚姻时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