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生活上的8个误区

标签:
生活小知识生活常识夏季生活休闲健康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误区1:花露水过量使用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经常倒很多花露水涂抹在全身各个部位。但这样做,有的人会出现身体发痒、冒冷汗的症状,所以抹花露水要适量,避免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2:口渴只是补充水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时下流行纯净水、矿泉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白领,口渴时仅仅喝纯净水和矿泉水。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瓶装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夏季大量出汗后,如果单纯依靠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以及普通白开水补充水分,就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的现象。夏季补充水分以淡茶水、绿豆汤、乌梅汤、水果汁及运动饮料为首选。吃饭时可以喝一些蔬菜汤,例如咸肉冬瓜汤、紫菜蛋汤、番茄蛋汤、酸辣汤等,这些汤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钠、钾、镁等无机盐。
误区3:饮食过分求清淡
清淡少油的饮食较易消化吸收。但是,很多人过分追求饮食清淡,减少了鱼、虾、瘦肉之类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天天以素食为主。在烹调方法上以清蒸、水煮、凉拌为主。久而久之,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疲乏、贫血、感冒等病症。每餐要保证有主食,饥饿时吃一些零食、水果、点心等办法增加热能的摄入。蛋白质类食物的补充以牛奶、鸡蛋、豆制品、鱼虾、瘦肉为主。
误区4:夏天洗冷水浴最舒服
持这种观点的人,千万注意了,因为“快速冷却”的冷水浴,常常会使人“快活一时,难受几天”。因为夏季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误区5:“墨镜”超黑
夏季烈日炎炎,太阳镜成了不可或缺的出门行头。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误区6:穿得越少越好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误区7:空调保持恒温状态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命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 “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空调也是一种保健品,整个居室的温度应不断变换,但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之间。
误区8:裸露胸腹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仍有不少人因受凉而发生腹泻腹痛。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温度是通过周身皮肤,特别是通过手掌、脚尖来调节的。虽然皮肤上的温度不断变化,以保持身体的恒温,但人体的腹部和胸部的皮肤上温度几乎固定不变,所以即使是热得难以入睡的晚上,也常有不少人因受凉发生腹痛腹泻。要记住,天气再热也应把被单盖在胸腹部,以免受凉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