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与偏见

(2009-04-05 09:47:09)
标签:

印象

心理

偏见

情绪

生活

杂谈

休闲

分类: 生活与休闲

印象与偏见

 

记得当初我告诉身边的同学朋友我将离开北京到上海工作,他们不管是否亲临过上海是否和上海人打过交道,如出一辙地“善意”提醒我:“上海人很排外,精明又小气……”表达能力强的更是把上海人如何精于算计描绘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言下之意,让我当心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会知觉中,我们总是倾向于进行信息类别化处理,以一定的标准将人归类。经过类别化过程,逐渐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即刻板印象(stereotype)。上海人精明干练、北京人大气善侃、广州人务实拼搏、成都人悠闲细致,这些都是对生活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的人表现出的相似性加以概括,并固定下来形成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或者通过与某些人和群体有过频繁接触形成的第一手认识,或者来自他人介绍评论、电影电视书籍等间接资料。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对他人了解增加,会逐渐发现周围的人们是属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群体,因此有些刻板印象在我们小时候就形成了。大众媒介的发达加速了刻板印象的传播,各种剖析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地域城市人群特点的书籍给我们带来欣赏乐趣的同时,也在我们头脑中扎根滋长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存在甚至可以归结为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面对一个陌生人,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清楚了解他的全部特性,无法探明他对自己是否有威胁,如果知道他处于哪个群体,可以根据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对此人有大概了解,尽快做出应对。刻板印象作为一种信息图式,加快信息加工速度,简化对陌生人的认识过程,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自己提高效率的作用。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仅很难改变,还存在过度概括的危险,在社会知觉中把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推及属于该群体的个体,从而隐没个体身上独特的东西。所有上海人都很排外、精明小气吗?当我生活在上海一段时间后,发现周围不少上海人和其他城市的人一样豪爽慷慨。 
  
应该警惕别让刻板印象演变成偏见和歧视,如果说刻板印象不带太多感情色彩,偏见和歧视则是基于他人在一个特殊群体中的成员身份而产生的负面看法和偏激态度。好莱坞电影中,阿拉伯人总是以恐怖分子的形象出现,“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些无辜的阿拉伯人因为长得像恐怖分子遭到白人袭击。几年前国内热销书《河南人惹谁了》列举嘲弄和丑化河南人的各种现象,反映国人歧视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的心态。 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民族,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