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的邻座奇遇

标签:
杂谈旅行心理人及关系旅游记事见闻休闲 |
分类: 旅游与文化 |
要不要和飞机上的邻座搭讪,或者攀谈,是不是你心里常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对方是那种一看气质就不对型号的大叔或者大婶,基本就是靠手里杂志打发时间或者闷头大睡了。如果是有些商人气质的,则可以问问他做哪个行业,然后以做过记者般的职业病一贯浮光掠影地迅速显得你对这个行业也有所了解,顺便再了解一些最新情况或者业内秘密。如果有机会遇到明星级人物更加是难得一遇。
一次,邻座竟然是林忆莲,我慌忙拿出记事本让她签名留念,可惜飞机一起飞,她就到头开始大睡至飞机降落,我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她,结果这次“相遇”虽然是共同坐在一起,但是却像似“擦肩而过”而已,根本就没有机会聊什么。
有一次出差,邻座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泽楷,在庆幸之余当然希望能够与他交谈,说不定还可以造就我一次在事业发展上的一个跳跃呢。不知道是自己的脑袋太多想法,还是面对大人物的自卑心理,总之当我们互相交换了名片和说了几句客套的对白之后,我就开始默默期望他最好是马上睡着,这样也许可以避免一次尴尬的交谈,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如何与他交谈,或者谈什么话题才让他感兴趣。结果他在起飞之后真的就睡着了。下了飞机之后,我还在庆幸他果然睡着了,虽然事后很多朋友都说我很傻,没有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我却觉得如果在一个“大人物”面前随便说错了话才“傻”呢!不过,如果什么话都不说就更“傻”,因此那次应该是最理想的“场景”——他睡着了,因此我也不会再为与他没有说话或者说错话而感到懊悔。
让我最郁闷的就是遇到同行业的营销人员,但这种几率看来相当大。上次邻座就是一个为美国某公司来中国出差的销售小伙子,他看起来比我还想聊。
一次,刚刚开完会就乘坐飞机回北京,由于疲劳想在飞机上睡一睡,岂知撞到一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同行,他竟然特意与我的邻座的一位老外提出交换座位,老外答应了,结果他坐到我的邻座之后,就滔滔不绝地和我聊了起来。我本来就已经很累了,而他问的一些问题都还是一些敏感性很强的问题,但是他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却很有同行业的警惕性,避而不谈。我只有礼貌上应付他和他瞎聊半天,虽然是同行但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谈。问题就是他实在不知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谈一些轻松的话题,可是他似乎只想谈那些我不愿意谈而且只是针对他有兴趣的话题。我在整个航程中简直郁闷死了,而且更累。
我碰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位邻座是香港人林先生。那是一次上海飞北京的旅途,我正在看杂志,飞机忽然抖了一下,林先生和旁边一位鬼佬相对笑言:“Chinese Driver!”。我对这略带侮辱性的评论有点感冒。反而就盘问起他的身世。他说他是做奢侈品生意的,代言法国某品牌。后来互留了名片,便无多话。
半年多之后,突然接到林先生的电话,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次飞机上和你邻座的香港同胞,我现在在北京呢,正在和几位法国大佬开会,他们想了解中国媒体情况,你要不要来帮我说明一下?你给我的名片上,我标注了“Smart”的评语呢。哈哈,竟然遇到这样“有心”的人,我随意地礼貌上给了他一张名片,也并未与他聊太多东西,他竟然把它标识上特别的评语纪录下来。
我虽然觉得唐突,但还是杀奔了和平饭店。在一场莫名其妙的presentation结束后,他又请我在中国大饭店吃黑海参。后来他几乎每周来找我一次,说他马上要在大陆开专卖店了,要我帮他做宣传,甚至物色店员。每次我们要么在五星级酒店见面,要么在美国商会,他送给我一支该法国品牌的笔,还送了我一本邓女公子邓琳签名的画册。这一切是多么让人错愕啊。
更让人错愕的是,一个月之后,他就彻底消失了。而我检查了自己的财物,确实是属于毫发未损那种。那支笔还在我的抽屉里,有时看着它我还是有点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