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自卑走向超越

(2008-03-02 22:45:57)
标签:

自卑

自信

健康心理

生活

励志

生活教练

健康

休闲

教育

分类: 生活与休闲
477dda9e447333574bc31.jpg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家说惯闽南话,刚进大学时说起普通话来结结巴巴,好多音发不准,老被当成笑料。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伶牙俐齿,她感到很自卑,甚至有段时间尽量少说话。经过痛苦反思后,她开始觉得如果不想被嘲笑只能改变自己。于是无论何时何地听到广播电视的播音就跟着念,看到广告牌路牌上的字就小声读,时不时掏出兜里从字典抄下的拼音笔记对照。水滴石穿,果然她的普通话水平迅速提高,再也没有人笑她了。 
  
她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有超越自己的自信,而驱使她做出努力的恰恰是许多人羞于谈及的自卑。自卑感本身不是病态也并不可耻。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存在。自古寒门出贵子,人往往因自卑感产生对优越感的渴望,并为获得优越感而进行奋斗。这种奋斗不仅在个体身上可以见到,整个人类也进行着同样的奋斗。自卑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他们的无知感到自卑,从而努力奋斗的结果。
 
自卑感一定会迫使你采取行动来解除紧张状态,对抗自卑感的主要方法就是补偿(compensation),即力图克服缺陷以达到能使自己获得安全和优越的地位。我因普通话不如别人而自卑,因此恶补发音以补偿自己的不足。应对自卑的方式有许多种,可能意志消沉麻醉封闭自己,也可能克服障碍努力改进,只有后者才能真正摆脱自卑的阴影! 
 
阿德勒的一生就是与自卑感做抗争,不断追求超越的过程。他有一个比自己高大、英俊、聪明的哥哥,使他从小就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五岁患肺病几乎丧生,进学校读书后开始成绩很差,以至老师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阿德勒力求振作发奋图强,开创了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派,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在电影《孔雀》的结尾,姐姐、哥哥和弟弟携家带口到动物园看孔雀开屏,但孔雀只是低头找食不理不睬,他们看着不开屏的孔雀各自絮叨了一番,话语恰巧成各自心态写照。哥哥说:“咱自己盖个动物园,住在里头天天看”,轻松的口气透露出一如既往不管不顾的勇气,残障弱智肥胖的他以最大耐心与生活周旋,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孔雀犹如那强大得无法掌控的命运,也许一生都等不到开屏的瞬间,每个人面对它都会感到自卑,但坚韧乐观心平气和地生活下去也可以把黯淡平庸的生命点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鱼春卷
后一篇:loft生活方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