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梦人生生活生活教练文化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准备起兵时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掉到床下,被蛆吃,他认为这个梦的意义不好,很惊恐。他手下人说:落到床下,意思是“陛下”,被蛆吃,表明天下众生要靠你养活,这个梦说明你要做皇帝。
结果他果真做了皇帝,但这并不说明古代的释梦是科学的。
其实,梦的确反映了人的心理状况,梦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那么,梦究竟是什么呢?民间有谚语:“猫梦虾米、鹅梦玉米”,人梦什么呢?
实际上,梦是一种完全合理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愿望的满足。例如,你渴望得到异性的爱,那在梦中即可能有与情人拥抱亲吻的情景。如果在睡前吃了过咸的食物,可能会梦见开怀痛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愿望都不可能立刻得到满足,这些没有满足的愿望就会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睡眠时,他们形成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的兴奋性活动,从而形成梦境。
有研究者认为,人做梦,是大脑在打扫房间,大脑将白天获得的信息和情感进行加工和整理,同已有的回忆相比较,以便决定是把它放到主管的记忆中枢中还是把它消掉。通过睡眠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们精神负荷越重做梦也就越多。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心灵的创伤不是靠时间,而是通过梦来治愈的,通过梦渐渐减弱、满足那些也许永远无法满足的愿望,直至消除那些痛苦的回忆。如果不是通过梦把那些愿望满足,那人不是永远生活在愿望无法满足的痛苦中吗?所以人需要做梦。
人之所以会做梦,按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是在睡眠中由于部分脑机能仍在继续进行着思考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在睡眠时被压抑的冲动和愿望乘机混进意识的结果。深藏在内心的隐念在睡眠中通过并未完全停止活动的大脑的运行而化为显象的过程就是梦, 所以 总 的 来 说梦是一种人所固有的在睡眠中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 现象。
回头来看李渊的梦,那个梦恰恰表现了李渊的愿望——背叛隋炀帝,自立为王。所以这个梦并不是预示他要做皇帝,而是暴露了他想做皇帝的愿望。而他身边的谋士只不过是像个心理治疗师一样,恰好觉察到了他潜意识的愿望,所以破析了他的梦。
也许有读者会问:那为什么李渊不是直接梦到自己登基做皇帝,而是要用如此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呢?是的,如果李渊是个小孩子,他就会直接梦到自己做皇帝了。成年人的愿望之所以不能满足,要么是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要么是因为这个愿望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愿望是要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弗洛伊德称为歪曲(displacement)的手段来满足。李渊想做皇帝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叫做“弑君”,是大逆不道的、极其违背封建道德的。在睡眠中,“做皇帝”这个潜意识愿望要得到满足,但这时李渊的道德不能接纳的,所以“做皇帝”这个愿望只能乔装打扮、改头换面才能表达出来。
由于梦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人的潜意识,现在释梦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分析的重要手段。这和“周公解梦”那样的封建迷信完全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