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牌至爱

(2008-02-19 21:00:35)
标签:

品牌

生活

购物

消费者

休闲

分类: 消费与消遣
200812819435157.jpg
 
最近朋友里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便去咨询一位电脑行家,请他推荐一下哪个品牌较好。他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买IBM了”。朋友表示疑惑:“可是IBM已经被联想收购了。”他无比坚定地回答我:“虽然被收购了,但IBM的品牌还在呀!”IBM作为笔记本电脑当之无愧的巨头,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钟爱和收藏。虽然IBM的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早在几年前就被联想收购,质量和以前相比可能无法同日而语了。但是对于忠诚的消费者而言,品牌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涂抹不去了。  

近年来,营销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相关消费情感研究的基础上,消费心理学提出了“品牌至爱”(brand love)这一概念。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量化研究,他们定义品牌至爱是满意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狂热的情感依恋,认为品牌至爱包含了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评价、依恋和热情。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很多产品在功能和质量上其实并无本质区别,很多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靠的就是品牌效应,也就是消费者的品牌至爱。也就是说,一个品牌要取得成功,必须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情感和象征性的依恋。例如一些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产品,其实都是挂牌在国内厂家生产的,要论性价比,也许还不如国产的许多同类产品。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不仅对这一品牌感到满意,而且产生了情感依恋,已经认可和爱上了这一品牌,他们就像追星一样狂热地追随着自己钟情的品牌。  

说起摩托车,我们就会想到哈雷(Harley);说起香水,我们就会想到香奈儿(Chanel);说起炸鸡翅,我们就会想到麦当劳(Mcdonalds)或肯德基(KFC)。想想品牌至爱在我自己身上也表现得尤为突出,我是一个特别忠诚的消费者,除了至爱的品牌一般别的牌子都不买:手机要买诺基亚的,纸巾要用APP的,酸奶要喝光明的,连小孩的尿不湿都只选择好奇的。我的理由就是:通过使用,我感到这些品牌质量有保证,用得放心,我喜欢一直购买。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成百上千的品牌,但一般只会对其中一些品牌产生情感依恋。这是因为品牌至爱的决定因素是复杂的,其形成过程不仅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人格特点、收入水平、性别差异等,而且受到品牌代言人、产品类别特点、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品牌至爱是消费者和品牌之间不断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偏好,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双赢,但是过份的品牌至爱可能会导致不理性消费。例如不顾自身经济实力过度消费、不顾实际是否需要而盲目追求名牌等。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有时候并不难,只要你能常常提醒自己克制一下感情和冲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