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偶然性谦卑心理情感生活生活教练人生文化 |
分类: 生活与休闲 |
例子1:为错误而发笑,而做不到而鼓掌。
我有个女性朋友,有点左右不分,开车经常走错路。有时候车子在高速路上开错了,转不回来,她的反应是立即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之后还会把自己的糗事到处跟人讲,讲的过程中有大笑一番。我很佩服她。因为同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焦虑和紧张。
我练禅定,开始有一定效果,但有一段时间又打回去了,各种欲念重新升起。这时候我也选择了发笑,笑自己终究是个普通人。
“这下好了,证明你还是个正常人,还有正常人的正常情感。”这样笑话自己一下,也就放下了。
例子2、不二心法
弟弟说,每次看到有人反应慢,做事情效率差,都会很着急,觉得这些人真笨,心里看不起他们。弟弟问我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感觉?
我说,我没有这种感觉。
然后跟弟弟详细探讨。
当你把人分为“做事情快——聪明”和“做事情慢——笨”两种情况的时候,你已经在内心制造了分裂。你越是看不起那些笨的人,就越是排斥在自己身上出现同样的情况。因为一旦在你身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你就会自动地把它等同于“笨”和“让人看不起”。这时候,你的聪明和追求成功,就成了强迫性的聪明和强迫性的成功,成了我必须聪明和我必须成功,你就失去了可以不聪明和不成功的内心自由。
这就比如登山,一个人登山,是因为他喜欢登山,愿意迎接挑战,希望站在峰顶看风景,于是他爬山;而另一个人爬山,是因为老虎在后面追着他,他不得不爬山。虽然从现象上看,两个人都在爬山,但一个人爬得很从容很享受;另一个人爬得很焦灼很紧张,两个人的人生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不在内心制造“聪明”和“笨”,“成功”和“失败”二分法的人,他也可以追求成功,但他知道不成功也没什么,他追求成功的意志是自由的;一个制造二分法的人,他被老虎追着要求自己成功,他是被内心的枷锁控制着的,是不自由的。
我又说,那些做事慢的人,常常都比较细心,有耐心和稳定;做事快的人,常常毛躁、骄傲。每一种优点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缺点;正如每一种缺点的背后,也有相应的优点。你看,有些女孩子长得不美,她就很重视心灵的修养,愿意为别人付出;另一些女孩子因为长得美,就觉得不用费这些力了,常常象个骄傲的公主,要别人来迁就她。所以你观察身边的人,往往是长得不美的女孩子反而找了好的老公,长得美的女孩子家庭不幸福。
你又看,那些在顺利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往往都比较不成熟,对人生的感悟不深;那些获得人生智慧的人,往往经历了很多人生的风雨。所以支出与收获,也存在相应的平衡。
当官的有钱的,操心事也多;平常百姓,牵绊较少。这里面也有个平衡。
俄罗斯方块掉下来的先后顺序或者有些不同,但难度都是差不多的。当然打得好打得不好,就是你操练的结果了。
注意了,以上问答是我杜撰的!
弟弟确实问了我,是否感到那些动作慢的人很笨,心里很看不起他?我也确实回答说,我没有这种感觉。但后来的话我就没说了,只在心里想了一遍。
为什么呢?因为弟弟今年二十二岁,在国外留学,一直以来有极强的成功欲望。一切迹象都表明,这是他必须要走过的一段人生路程。虽然我可以预见,他在这条路上将要发生的困难(主要是指心理上的),但却不能代替他去避掉这样一种经验。对于弟弟要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也只能顺其自然。接纳他比教训他更重要——我随时注意,不教训任何人。
弟弟问了,我诚实回答,“我没这种感觉。”这样就行了,打住了。此外我只是一再强调一点,弟弟,追求成功是你自己的愿望,它属于你。作为我,无论你成功还是不成功,对你的爱都是一样的。成功也要付出代价,平凡人生也自有乐趣存在。
无论你成功还是不成功,姐姐都一样爱你。这话倒是说了好几遍。
我想,强调我对他不变的爱,这就够了。
不把弟弟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看作是需要“纠正”的“不当行为”,不形成“排斥的客体”,这就是所谓“不二心法”。
我相信这个我是讲清楚了。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把这一段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