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的理念 详细的生活计划

(2008-01-08 00:57:34)
标签:

成功

事业

职场

职场规划

生活

生活教练

工作

计划

就业

校园

分类: 生活与休闲
0180_L.jpg
 

 

糖醋里脊是我以前比较喜欢吃的一道菜,每到一个饭馆,必须要说四个字给服务员听见。统计我10多年的不同餐馆吃这道菜的经历,几乎没有吃过重样的糖醋里脊,大概就是因为厨师的理念各不相同,所以方法也不尽相同吧。

 

同样制定计划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所以一定要先确定理念。理念有没有高低之分呢?我们来比较两个理念:第一,糖醋里脊,就是把肉丝包上一层厚厚的面,然后想办法把它弄成酸甜味,最后加热即可。第二,糖醋里脊,是可以让顾客满足口腹之欲,继而产生流连忘返感觉的一个艺术品。

 

各位,这两个理念你觉得那个层次高一些呢?如果你是饭店老板你会选择哪一个呢?选择第一个理念的,可以让你每盘糖醋里脊多赚2块钱。选择第二个理念的,每盘可能只赚1元钱,但是却可以让你多卖掉1000盘。

 

猜猜看,我今天要带给你什么层次的理念呢?当然是第一个。即使每个人的水平还不一样,不过有糖醋里脊吃总还是件好事吧,哪怕只是肉丝裹厚面。

 

计划就是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步骤。计划是为行动服务的,一份详细的计划,可以省去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行动的时候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博恩崔西有一个19法则:工作前花10%的时间作计划,将节省你工作中90%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一份详细的计划,你的工作中,有90%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如果你有100块钱,现在让你拿出其中的90块用火烧掉,你的心疼不疼呢?疼的话就换成硬币,那个可能不容易烧掉。当各位真正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之后,再来一个理念:计划就是,在具体的时间要做的具体事情。

 

掌握这个理念,基本就可以开始“计划DIY”了。

 

不过,也许现在你还是不太会定计划。有人说计划太难制定了,让我制定2008年的详细计划,简直好比让我凭空造一艘船。之所以我迟迟不说制定计划的方法,原因就在于此,你还需要一些理念。

 

理念永远在方法之前。你不需要详细地做一整年的计划,你只需要制定明天详细的计划。明天的每一个小时,你要做什么,把这个写好,写到今年的最后一天,你的2008年的计划就已经完成了。造船,也是由船头开始,一点点造起。

 

总结性的来说一下,你先把你的大的目标分解,分解到每一天。然后明确达成目标的步骤,然后把这些步骤配上一个时间。如果到这个时候你还不会制定详细的计划,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再去反复思考上边的几个理念。

 

实际上,懂得理念的人,他已经同时掌握方法了,后边要做的就是完善他自己的方法而已。所以,今天不教方法,统统理念,这样好不好?

 

有人说不定计划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要为自己不作计划找借口,要知道,没有计划你谈什么变化?何况,你能因为目标有可能不会达成而不去追求么?

 

你会因为有离婚的可能而不结婚么?会因为有流产的可能而不怀孕么?会因为有被炒鱿鱼的可能而不去上班么?同理,怎么可以因为会出现变化而不去做计划呢?

 

实际上变化是一定会有的,如果你的计划没有变化,我送你两个字,大仙。不作计划的唯一原因,就是一个字,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懒。而其他原因,在我看来,99%都是借口。

 

我们来复习,什么是借口?导致失败的所有原因都是借口。要知道,没有详细的计划,你的90%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90%的财富都被烧掉了,90%的生命都在等死。如果你愿意等死,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成功三部曲,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大量的行动=成功。当你有了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简直太好办了,照你的计划开始大量的行动。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的问题都是行动力不够。其实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行动,因为没有一份计划让他去执行。下一站,我们会去成功的最后一站,就是大量的行动。

 

制定计划还有一个关键,像我们的团队的战士,告诉我定的计划总是不能完成,我说这个很好,一定要订做不完的事情。要让你的计划富裕出来,千万别让你的时间富裕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理念:成功是持续的你不但要做好明天的计划,还要养成作计划的习惯,做一个计划只需要花费你3分钟的时间,你甚至可以在WC搞定你的计划。

如果以前没有这个习惯,请不要再拒绝改变。

 

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把你详细的计划一定要落实在纸上,如果只落实在脑袋里,你又该指责我在说空话了。

 

分享一个观念:什么叫没用?你没有去用就是没用。什么是有用?你有去用就是有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