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实在不够耸动,没办法,我也得内涵一把高深一把严肃一把,这,确实是个披着爱情友情外衣的个人成长故事。
故事在几个层面同时开展,矛盾也在多种关系层面产生冲突,同时又有跨层面的纠葛。
如人与人层面 的是与长辈的(十三燕),,友情(邱如白),爱情(孟小冬),亲情(福芝芳);
如人与社会层面 的是
世俗的冲突(董爷),传统(对台戏),社会的(日军),时代的(八年抗战);
最重要的还是人自身内部冲突
,这也是几个层面中影响最大最广,故事鸿沟最深,闭合最晚的一条线,是一个男孩到名角儿,从名角儿到真正的男人,再从男人到撑起国粹艺术的大师的成长故事。
因此,就不赘述别的层面了,大家在各种评论专题中都可以了解到其他的内容,而从成长的主线也是可以带到其他的层面,因此从主线开始。
第一阶段,从男孩到名角儿
事实上,从梅兰芳真的成为梅兰芳,是在经历了世俗冲突(董爷),在从与十三燕的对台戏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邱看到了未来,所以说“属于你的时
代到了。”,没错,从《一缕麻》在突破艺术传统上的成就来看,梅兰芳之所以成为梅兰芳,并不是因为他在传统戏剧上的成就,而是他对传统的突破(与传统守旧
的冲突)。
在人与人之间的层面来看,这个阶段构成冲突的一反一正是象征长辈的十三燕和象征朋友的邱如白。

http://fmn030.xnimg.cn/fmn030/blog/20081211/17/00/A11971g206099.jpg别人怎么看你,源自你怎么看自己" />
先说十三燕,他既继承了传统思维,但又不甘心于传统思维中的戏子身份。他本身就有这矛盾冲突。当他对梅说“我们是下九流”时,画外音响起了火车的汽笛声
,这声音接下来多次出现,这声音代表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象征的进步的思想和对传统的碾灭。
随后他在临终前说出了希望能提高唱戏的地位,这也划开了电影最重要的一道鸿沟,即梅肩负着不仅仅是一个名角儿的身份,他要承担起更多。
而他对梅兰芳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这样老一辈的艺术家没有成为阻碍时代发展的绊脚石,反倒用自己的牺牲成全了梅的时代。当他面对一片狼藉的台下仍继续表演时,他在与时代的对抗中并没有输!因为他自己说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他没有怕,也就没有输,
一个真正具有傲骨的艺术大师出现在我们面前。

http://fmn027.xnimg.cn/fmn027/blog/20081211/17/00/A12055h206099.jpg别人怎么看你,源自你怎么看自己" />
而邱如白,开始看评论都说他是”女主角“云云,原本以为是个霸王别姬式的故事,但经过最后阶段,邱醉酒上台指骂恶俗的演员时,我们才明白,他爱的不是梅兰芳,而是梅在台上的艺术形象,从第一刻开始,他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艺术形象本身
,为了这个艺术形象,他不惜放弃工作放弃地位放弃个人生活最终甚至不惜放弃原则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不惜把自己弄脏也要保住心中艺术的纯洁,他对艺术爱的如
痴如狂,但他不是也不能将这个艺术发扬光大到国粹的级别,正是因为他太爱艺术本身,梅与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没有最终放弃原则,没有把自己弄脏。
第二阶段
从名角儿到真正的男人
梅兰芳已经成了名角儿梅兰芳,但还没有真正的成熟。
在这个阶段,邱为了保持自己心中艺术形象的纯洁,逼走了孟小冬。

http://fmn027.xnimg.cn/fmn027/blog/20081211/17/00/A11630o206100.jpg别人怎么看你,源自你怎么看自己" />
孟则是一根火柴,她划亮了梅心中的追求
,从孟这里,梅兰芳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从艺术上背后十三燕的推动,事业上邱如白的推动,而在心里成熟上,第一次不是依赖别人,孟只是外在的开
放,而真正将他们关系推进一步的是还伞的时候,梅敲开了孟的房门。这令一个迷蒙的青年有了第一次的清醒。他开始意识到身上的纸枷锁,并竭力撕开他。
但这时候,如果是孟令他撕开了枷锁,他就会是一个生活幸福的平凡的畹华
,而恰恰是孟的离开,令他的觉醒深入到了另一个层面
,也是在孟的离开和日军的双重压力的逼迫下,令他彻底决定了以强硬的姿态捍卫自己心中唯一的净土,仅存的唯一自己真心所追求的东西。既然能令他离开枷锁的人走了,他就要戴着枷锁,并把它变为荣耀的皇冠
,这才真正的走上十三燕临终前留下的夙愿之路。

http://fmn034.xnimg.cn/fmn034/blog/20081211/17/00/A11939n206096.jpg别人怎么看你,源自你怎么看自己" />
标志着他转变的高潮是那句优雅的转身”不演“和掷地有声的那句”在台下我是个男人“
。
邱如白之所以不能成为”梅兰芳“,是因为他说不出这第一句词,
因为他太爱艺术了,因爱生障,看不破故站不高;十三燕不能成为”梅兰芳“是因为他说不出这第二句词
,因为他看不起自己,别人看不看得起你,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自己是否看得起自己。他大声对梅说我们是下九流,又希望梅能提高唱戏的地位,这根本是矛盾的。
梅在那个看守所里突破了内心的屏障,这两道屏障恰恰都是曾推动过自己的人留下的。
第三阶段
从男人到一个国粹大师

http://fmn026.xnimg.cn/fmn026/blog/20081211/17/00/A11928b206100.jpg别人怎么看你,源自你怎么看自己" />
接下来,梅的内心已经充满了坚定的信念,蓄须明志的一刻,邱如白已经要在楼梯下仰望他了,他已经和梅不在一个层次了。也是影片从一般讲述英雄的成长,升华为一代宗师。
最后一句台词说出了梅最终的夙愿,他慢慢走上台阶,象征唱戏的地位的提高,这正是因为他一直没有看低自己,没有弄脏自己。最后他对着追随者,优雅的说”我要上场了“。说出了他这八年来最渴望说的一句话。
至此影片结束。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感触很深~让人联想到奥运会那个疯狂的跨栏初赛,万众瞩目,悲情英雄,不是说他怕输,他不丢人,就像为了原则放弃艺术八年的梅兰芳一样,韬光养晦,好好养伤,期待着他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