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捐款”为何总是好意没好心?

(2009-07-10 15:15:07)
标签:

好意

中民

王老吉

时评

刘佑平

杂谈

分类: 时评

“捐款”为何总是好意没好心?

吴敏

 

前段时间,名人余秋雨的“捐款门”事件刚刚停息,7月10日,民政部公布的6月份全国捐款30亿仅三成到账的新闻又把捐款这一处于尴尬地位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

   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昨日发布消息,据不完全统计,6月全国承诺捐赠款物共计29.59亿元,接收捐赠款物实际到账金额近9.15亿元,占承诺捐赠额的30.9%。《新京报》

据悉,未到账捐款以企业设立冠名基金为主。企业或个人承诺捐赠后, 往往存在两种

情况,一是诚信不足,并未按照承诺数额捐赠;这两种情况也都造成了6月实际到账金额小于承诺捐赠数。

   现在还缺少监管的有效途径,也缺少法律上的依据。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分析说,缺乏管理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笔者认为,这问题出在主观因素,要知道不少企业承诺捐款都是心怀鬼胎,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不像个人捐款那样坦然,一心只有一个目的。就像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说的一样“诚信不足,并未按照承诺数额捐赠”。这真是让人又爱有恨。爱是现在的企业越来越会“回报社会”了,要知道,有那没多媒体为我宣传,我捐款绝对是件好事。这不明摆着有前例吗,去年5.12地震时,王老吉和万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当初不少民众说要“封杀”这两个品牌:王老吉因为在地震中捐款一个亿,在民众心中的公益形象一下子上升到了极点,所以网友说要买玩所有的王老吉,是谓“封杀”;而万科才捐了200万,相对而言,明显有些小气,在民众中的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所以网友气愤地说也要封杀万科。这件事最后导致万科的股票都因此而下跌,这是当时大家始料未及的。但是往往在公众场合大手大脚风光满面地允诺会捐多少,可是等到了回到家了,就开始后悔了,那可是我风风雨雨打拼来的钱,怎么会头脑发热捐出那么多钱啊,没门!!!

企业家之间有一件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公众场合承诺捐款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公关。那么多的媒体为自己或者是企业做宣传,好事谁会不干啊?用委婉的文字变相做广告叫“软文”,那没他们这种变相做广告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软捐”

余秋雨先生因为捐款事件搞的他心神不宁,网友倒戈一片。却不曾想,这些企业家们还敢这样口是心非,真让人汗颜。

    专家说是缺乏相关监管的有效途径,而且也缺少法律上的依据,这话一点儿也不错。没错钱在我手里,我要拿出来就拿出来,再说了即使我在公众场合说过会捐我也可以不捐,又不犯法。这种心里恐怕是那些违背承诺的人的最好阐释吧。

其实,捐款更多的暂时还是出在道德层面上。因为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高尚传统。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作出那种劫富济贫的正义行为,但是,既然有那种同情的社会之心,就要兑现自己的允诺。捐款本来就是一种公益活动,可是当它变成以经济利益为其投入为前提来衡量的话,就变得如此肮脏。的确,我们没有必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我还是想和那些企业家说一声,拜托你们了,不要每次都让我在高兴中开始,在失望中结尾啊!

捐款的本意是好的,民众也非常欣慰听到这种新闻会经常发生,但是,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每每以公益为幌子,只顾让民众知道好意,却总是让民众知道他的不安好心而失望,那么,我劝那些所谓的慈善家,不如不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迷离世界
后一篇:新浪博客推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