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好意中民王老吉时评刘佑平杂谈 |
分类: 时评 |
“捐款”为何总是好意没好心?
吴敏
前段时间,名人余秋雨的“捐款门”事件刚刚停息,7月10日,民政部公布的6月份全国捐款30亿仅三成到账的新闻又把捐款这一处于尴尬地位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
据悉,未到账捐款以企业设立冠名基金为主。企业或个人承诺捐赠后, 往往存在两种
情况,一是诚信不足,并未按照承诺数额捐赠;这两种情况也都造成了6月实际到账金额小于承诺捐赠数。
企业家之间有一件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公众场合承诺捐款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公关。那么多的媒体为自己或者是企业做宣传,好事谁会不干啊?用委婉的文字变相做广告叫“软文”,那没他们这种变相做广告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软捐”
余秋雨先生因为捐款事件搞的他心神不宁,网友倒戈一片。却不曾想,这些企业家们还敢这样口是心非,真让人汗颜。
其实,捐款更多的暂时还是出在道德层面上。因为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和高尚传统。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作出那种劫富济贫的正义行为,但是,既然有那种同情的社会之心,就要兑现自己的允诺。捐款本来就是一种公益活动,可是当它变成以经济利益为其投入为前提来衡量的话,就变得如此肮脏。的确,我们没有必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种问题,但是,我还是想和那些企业家说一声,拜托你们了,不要每次都让我在高兴中开始,在失望中结尾啊!
捐款的本意是好的,民众也非常欣慰听到这种新闻会经常发生,但是,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每每以公益为幌子,只顾让民众知道好意,却总是让民众知道他的不安好心而失望,那么,我劝那些所谓的慈善家,不如不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