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 五 、贞丰沙坪乡民族小学

标签:
贵州行 |
分类: 人在旅途 |
我们这次去贵州,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亲自去看一下贵州贞丰县沙坪乡民族小学,让我们杭州的孩子实地去了解贵州大山里孩子的真实生活。
沙坪乡民族小学的龙锋校长是去年来我们学校学习的西部校长培训班的成员,在我们学校学习了将近半个月。我们五年级刚好有这么一个单元,走进西部,还有和西部孩子手拉手结对的任务。这下,结识龙锋校长,和他几次聊天,就定下了今年暑假带着孩子和爸爸妈妈亲自赴贵州沙坪小学的计划。
我们首先来到贵州贞丰县一个景区住下。这天下午,因为龙锋校长在外地,手机信号不好,竟然无法和他联系上。尽管来之前我们已经都约好,但是,因为贞丰县比较偏僻,而沙坪乡是属于贞丰县更加偏僻的一个乡,连我们的旅游车司机都不认识那里的路。问当地的人,竟然都只知道沙坪乡的名字,不知道具体的走法。最后,导游用114询问了沙坪乡乡政府的电话,才知道只能到贞丰县城,那里有专门开往沙坪乡的中巴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辆大巴开进沙坪乡过。
我们决定改变计划,把原定上午的出游也取消,一大早,大巴司机把我们送到贞丰县城老车站,换上两辆通往沙坪乡的中巴。沙坪乡其实是比较有名的,因为那里有一个烂泥沟金矿。这一条通往沙坪乡的乡间公路,就是因为有运矿石的大货车,早就通了,但是也是因为大货车通行,路况不是很好。
贞丰县城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屋子大多数是二层楼,很像我们小时候80年代那种乡村小镇。就这样,我们出了县城,坐着中巴,就沿着山路出发了。
贵州的山大多是喀斯特地形,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就在这样的岩石缝里,还长着绿色植物,还有农民见缝插针播种的玉米。山路弯弯曲曲,就在山上盘旋,车子开了很久,依旧在一座山上,从山脚开到山腰,然后又开到山脚。一路上,偶然可以看到星星点点散落在山野间的农居,几户人家就是一个村落,村落和村落之间相隔甚远。如果没有车,靠人力步行,这些村落和村落之间的来往,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孩子如果要上学,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我们也不知道沙坪乡要走多久。两边是山,我们乘坐的中巴沿着一条峡谷往里行进。因为贵州大旱,山谷中的溪流已经干涸,两边的谷底里,种着大多数作物是玉米,偶然还有几块绿色的水稻,但是因为缺水,许多水稻已经开始泛黄。山坡上的玉米,不少也开始出现干枯的此现象,越往沙坪乡走,干旱的情况越是严重,甚至,可以看到山谷间曾经的湖泊已经干的见底,裸露出黄色的干干的泥地。生活在这样的大山里,如果风调雨顺也罢,遇到这样的大旱日子,不知道这里的人又该如何生活呢!越到沙坪乡,路况越差,沿途有许多坑坑洼洼地地方,身着布依族服装的男人和妇女正在烈日下搬石头,想把这一条路修筑得更加平整一点。贞丰这个县,主要是布依族聚居的地方。
沙坪乡终于到了,那是一个乡政府的所在地。所以,沿着马路,散落着许多民居。二层楼的房子,估计都是当地条件好的人家的。大多数房子,只有一层。沙坪乡民族小学的教学楼,应该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一幢三层楼,一幢四层楼。接待我们的毛校长刚从工地里出来迎接,看到我们,立刻热情招呼我们,把我们迎进学校的会议室。沙坪学校的会议室仅有的一台投影,是我们育才学校捐赠的。已经有几个孩子在学校等我们,淳朴而又害羞。龙校长的爱人也是这里的老师,这次,我们就是和她的班级结成对。孩子们互相认识,然后在操场上一起玩足球和篮球,有了这些运动,大家一下子就熟悉起来。
因为临时改变计划,我们上午就到沙坪乡来了,所以必须在这里解决午饭。首先,那些孩子带着我们的去龙校长家的第里去掰玉米,我们的孩子高兴地冲到玉米地里,在他们的帮助下,亲手采摘了玉米,打算当作中午吃。毛校长招呼人给我们煮玉米,岑老师还特意到地里去挖了一箩筐新鲜的花生招待我们。
乡政府旁边有一个小饭店,我们运气不错,今天刚好营业,所以,午餐就在这里这里解决。估计这里平时从未这样突然接待过四十几个人用餐,所以,一下子连饭碗都不够。妈妈们亲自动手洗碗,才能保证中午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吃饭的碗,那里用水真的很紧张,一个水泥砌成的水窖,要放一点水才能用一点。
我们中午所吃的蔬菜,都不是沙坪乡本地产的,因为山地和缺水,无法种植,需要车子从两个小时外的贞丰县城运来。所以,当地条件差一点的人家,估计连蔬菜都吃不起。
和缪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对贵州沙坪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乡有26个自然村,洒落在大山深处,孩子们上学很不方便,在那里,有些人把孩子养到10多岁才送到学校来上学,让孩子独立生活可以放心一点。在五年级一个班级里,有一个17岁的女孩子,估计等到18岁小学毕业,就面临的是辍学打工的命运。很多孩子因为离家路途遥远,只能在学校附近集体租住民房而生活。这些小小的孩子,就得自己承担照顾自己的重任,在一个个小小的简陋的媒饼炉上,每天的饭菜都要自己学会做,几乎都是白米加上腌菜之类的。这已经属于当地条件比较好的孩子的了。我们参观了他们租住的民房,破烂的房间拥挤的床铺,不知道在家长百般呵护下我们的孩子会想些什么。学校也有更多的留守儿童的孩子,因为贫穷,父母都到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也有孩子贫困到一个冬天只有两件衣服,里面一件外面一件,根本没有换洗的。沙坪乡民族小学在当地已经属于很不错的学校了。在乡里,还有更多的只有一两个年级的教学点,在偏僻的某个角落里。这里的老师,正式编制的大概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偏僻的教学点多的是那种代课老师,每个月只拿300元工资。尽管如此,沙坪乡民族小学因为地处偏远,很多新分配的师范生,完成规定的三年教学后,都急急要求调回城市离去。留在这里坚守教育的,就是一些和龙校长一样的本地人,在这里娶妻生子,毛校长,岑主任都是如此,真正以校为家了。
孩子们很快就交上了朋友。他们互相留下地址。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假期里,他们总要帮大人干活,放牛,地里的劳动,都是必须的。今天是因为接待我们,特意换了衣服放了假陪我们的。大多数孩子家里都没有电视,有孩子在老师的家里看过电视,网络,对他们而言更是稀罕之物。课外书,也很少。因为只有等到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后,才能考虑到这些。
下午三点,我们和他们分别。颠簸的中巴,把我们送出沙坪乡。我们对他们说过,我们来自杭州,以后,一定要来杭州玩。一个孩子问我们,杭州到沙坪要多少路费?没有计算过,一下子,我也回答不出来。对于这里的大多数家庭和孩子而言,这笔路费,一定是很昂贵的了。他们中的很多孩子,将来长大,除了出来打工,一辈子是不能离开这里的大山的。上好小学,已经有一部分孩子辍学,上好初中,能够有几个考上高中呢?这些孩子,大多数只到过20多里路外的鲁贡小镇,或许没有别的事,他们也很少会到贞丰来。我们的孩子,拥有了这么多,不知道会不会感到幸运和珍惜。
当地大多数人是布依族,或许他们中有人依旧守着大山安静的生活。但是,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没有力量走出来,这到底是一种幸福还是不幸?
我们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我们能为这些孩子真的做点什么?
http://s7/middle/4e6867b6gab4146381f26&690
http://s14/middle/4e6867b6gab4ad0ae9b1d&690
max和腼腆的山里孩子打招呼
http://s11/middle/4e6867b6gab4ad233d1ca&690
山里的孩子们有点害羞
http://s3/middle/4e6867b6gab4ad526a402&690
http://s9/middle/4e6867b6gab4ad6a8b958&690
http://s10/middle/4e6867b6gab4ad8966a19&690
http://s14/middle/4e6867b6gab4ada1e285d&690
女孩子也商量着一起踢足球
http://s15/middle/4e6867b6gab4adc2a748e&690
沙坪乡小学的操场,我们和他们的孩子们在玩耍
http://s1/middle/4e6867b6gab414aed9160&690
那座破旧低矮的房子是教工宿舍
http://s7/middle/4e6867b6gab419a9f75e6&690
全校900多个学生,唯一的一个厕所
http://s9/middle/4e6867b6gab4b2274c858&690
学校打算建一座可供学生住宿的楼,就在这片瓦砾上。
http://s14/middle/4e6867b6gab414d4fd4cd&690
我们在龙校长家的玉米地里采玉米
http://s1/middle/4e6867b6gab4a93db2070&690
http://s7/middle/4e6867b6gab4a9ef4aaa6&690
http://s8/middle/4e6867b6gab4aa0af2a27&690
http://s6/middle/4e6867b6gab4aa23bdaa5&690
一起给玉米剥皮。
http://s11/middle/4e6867b6gab4aa3d7d71a&690
http://s6/middle/4e6867b6gab4aa5831825&690
http://s11/middle/4e6867b6gab4aefac972a&690
http://s15/middle/4e6867b6gab4af321911e&690
拿出珍贵的水给我们用
http://s11/middle/4e6867b6gab4af4dc080a&690
http://s3/middle/4e6867b6gab4b1f79c2d2&690
这就是传说中的中药两面针(我是从牙膏中才知道这种药材的)
http://s9/middle/4e6867b6gab4b369c0148&690
http://s5/middle/4e6867b6gab4b216210f4&690
龙校长兄弟家的房子
http://s8/middle/4e6867b6gab4af8aca537&690
善良的房东大娘,我们要给她拍照,她显得有点拘谨,而且问我们收多少钱
http://s12/middle/4e6867b6gab415cf2521b&690
龙校长家的一个亲戚
http://s2/middle/4e6867b6gab415f91c211&690
我和她的合影
http://s8/middle/4e6867b6gab416474ffe7&690
在沙坪小饭店用午餐
http://s4/middle/4e6867b6g77868a6bd8a3&690
http://s9/middle/4e6867b6gab4af74dbdb8&690
用餐结束,孩子们成了好朋友
http://s1/middle/4e6867b6gab41a08617a0&690
他们租住的民房的一角
http://s4/middle/4e6867b6gab41a817ec03&690
贵州沙坪乡民族小学孩子自己做饭的炉子
http://s16/middle/4e6867b6gab41abab717f&690
租房里面的一角
http://s9/middle/4e6867b6gab4afbb6e1f8&690
路边的送行
http://s12/middle/4e6867b6gab41af207d9b&690
因为大旱,原本的湖泊成了泥地。
http://s2/middle/4e6867b6gab41b1a15ea1&690
路边干枯的玉米地
http://s15/middle/4e6867b6g7786959e89ee&690
正在修的路http://s12/middle/4e6867b6gab41d9ec1fab&690
烈日下正在修路的布依族妇女
http://s6/middle/4e6867b6gab41dbb70945&690
通往沙坪乡的其中一段路
http://s11/middle/4e6867b6gab41dd4b2f9a&690
山路中平缓的一段
http://s3/middle/4e6867b6gab41de9809a2&690
再见,大山的孩子,祝愿你们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