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的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是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常抄错题或抄漏题等。
*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的重复某个动作),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和行为表现笨嘴笨舌笨手笨脚、惹事生非、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失调,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像,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
如果您的孩子占了以上其中的一种表现就存在感统失调了,经大量科学研究发现,几乎100%的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其中剖腹产儿童尤其严重。
计算困难的两种可能原因及教育对策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数学障碍,其中数学障碍中的主要表现就是计算问题。小明数学成绩不好,计算速度特别慢,而且经常不准确,不是计算错误,就是抄写时错误,经过测验发现他的智力分数115分,为良好,爱学习,应用题审题也不错,可就是一涉及计算就学不好了,连着几次口算不达标。
而一般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既然不笨,那就是对数学不感兴趣,于是要求孩子多做题,培养兴趣。事实上,兴趣不仅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每次考试都要考得好,产生信心,才能生出兴趣来。所以计算学不好,问题不在自信,而是孩子的能力不足所致。
如果孩子计算学不好,家长不妨从两个方面寻找一下原因:第一是阅读和语音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逻辑思维并不差,数学概念掌握也不错,但就是口算特别差,有可能是对声音的记忆和加工存在缺陷,智力能力不差的孩子在计算时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在了对计算规则不理解,或者对数量关系的混乱,而是在计算过程中,不能连续地保持数字的声音表象,口算时,我们不仅在计算,而且是对数字的声音进行加工,如34-29=?我们首先要记住32和29这两个声音,形成数字的心理表象,然后再对其进行计算加工。如果这两数字的声音刚在头脑中呈现就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再有天大的运算本事,也只对空白的心灵。有个别孩子出于种种原因,对声音的记忆不敏感,如果我们给他们念一串数字,他们复述不下来,尤其是涉及倒背数字的任务,表现更差。一般而言,这种孩子在记字和阅读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爱朗读,学过的字就易忘记。通过在这种人身上,伴随着计算落后的是语文成绩的低下。这种因语音保持和记忆有缺陷而导致的口算困难的人是最多见的。这也说明,智力高的人不必然是学习数学好的人,因为数学还与声音的记忆这一特殊学习能力有关。对于这种类型的落后者,矫正的思路是加强语音记忆与朗读的训练,要求他们利用声音来学习。如口算时可以要求他们大声音地计算,将内部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对自己说出来,这有助于对声音的保持与记忆。正如别人对你说一个电话号码,你大声地重复几遍就比只在心里默默记住效果更好一样。让他们的学习充满声音,效果就会提升。
第二种计算落后是由于对数量关系和运算规则不理解导致的,这种人一般在逻辑和空间推理方面的成绩不尽人意,抽象思维不好,更多地发生在较小年龄儿童身上。这种人数学理解力差,应用题成绩也不好,他们的计算困难是在算的方面,而不是声音方面。这种人一般语文的成绩比数学好,记字不困难,形象思维不差。他们计算时,总爱用手指头辅助,虽然年龄已经超过了该用手指头计算的年代,但还是离不开手。对于这种落后,应当鼓励他们用手指头计算,帮助的重点是培养抽象思维和计算的规则。可以进行数字分解训练,将数学的量的关系变成直观的图形的关系,给他们辅导数学关系时,尽量将抽象的概念还原成为具体一些形象的语言,宁可让他们做一些简单题,而不要选择难度大的题,务必要防止他们计算时用记忆代替理解。不要注重一时的成绩,而是要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动脑筋来解决计算问题。
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克服孩子的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一种,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发现有些孩子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丢字落字、错字错行,还以为是孩子看书不认真造成的,就经常训斥或讥讽孩子。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态度问题,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足造成的。
孩子常见的阅读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为阅读习惯不良,例如,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或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用手指着字读,或捧书太近或太远,或头部歪斜、书本歪斜。二、表现为朗读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声调过高或过低、不能清晰地发音。三、表现朗读错误,朗读时添加字词、遗漏字词、重复字词、某些字词用其它字词代替、经常自己错了又纠正等。
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例如,视觉功能障碍,眼球振动不平衡,就造成读书时跳字、串行等;听觉功能障碍,造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另外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和运动失调等大脑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其次是情绪因素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有严重的胆小、自卑情绪,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不练就越有障碍。还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意,生怕读错了引起同学笑话,所以,朗读时忧心忡忡,不能够轻松流畅地阅读。
第三是教育方法问题,对于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逼着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特殊训练,长时间不见成效,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对阅读更加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而对于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让他们重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变得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