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请努力回家
(2009-01-10 15:47:16)
标签:
小令千俊感恩除夕之夜先辈圣贤宿草杂谈 |
分类: 杂谈专栏 |
我一向是不过西方舶来的节日的,情人节除外。我不会在母亲节向母亲送礼物,也不会在父亲节陪父亲喝酒,更不会认同美国人的“感恩节”。这并不表示我要复古,也不意味着我是个落伍份子。因为在我的心中,中国人的感恩不是靠节日来表达的,中国式的感恩节才是真正的感恩节。西方人习惯当面说THANKS,SORRY,中国人的谢谢和抱歉却是发自内心的,并且烙印在心灵深处,在我们幸福或者脆弱的时刻,感恩的潮水就会涨涨落落,承载着我们的语言,也导航着我们的行动。
比如清明节,是对逝者的感恩,无论亲仇,不分贵贱。先辈的经历在启迪着我们,先辈的亡魂在警醒着我们。正如杨万里诗言:“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比如端午节是对圣贤的感恩,源指汨罗江,岂独屈子乎?圣贤就是超越凡夫俗子的大英雄,能作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大义之举,大德之行,大美之言。譬如屈原、岳飞,譬如老庄、释加牟尼,譬如司马迁、鲁迅……“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比如中秋节,是对亲人的感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绝唱千古中秋,感动绵延至今不绝。天下之大,大不过母爱的胸襟;恩情之深,深不过父母的生养之恩。对酒明月,醉了满地乡思;品赏桂花,香沁天涯游子。
比如重阳节,是对老人的感恩。“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这个“方”就是晚辈潜藏心底的孝道,言谈举止中的敬仰。却并非物质的回报,金钱的“代言”,老人需要的不是这些,我们的父母期待的不是这些。记得那个公益广告吗,除夕之夜,年迈的老母亲独自守着电话,接听儿女们“请假”的电话,望着满桌丰盛的酒菜和空荡荡的屋子,她的心冷了,她变得更老了……每次,这一幕情景都会强烈着触动我的心灵,给我深深的鞭策。
当然,最大的感恩节就应该是除夕了。这是所有人的感恩节,也是感恩所有人的节日。只要是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这个节日。前贤后秀,亲人朋友,父母兄弟……每一个值得感恩的人都让我们在这一天表达,每一个心存感激的人都请铭记这个节日。辞旧迎新,万家灯火,合家团圆,互诉衷肠,祝福美好,其乐融融。这才是中国的感恩节,这才是真正的感恩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论你漂泊何处,不论你富甲八方。
可能你衣食堪忧,可能你事务繁忙,可能你身不由己,可能你为生存无暇顾及内心的忧伤……
带上我的祝福上路吧,努力回家过年。
努力在除夕之夜,围到父母的身旁,用亲情的灶火烘烤满身的沧桑。
努力在新年的第一天,向父母表达你的祝福,捧过他们幸福的叮咛。
每年春节,别忘了回家。
努力回家。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