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2020-08-04 06:58:19)
标签:

文化

名称来历

燕京八景

卢沟晓月

石狮子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知识百科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中,卢沟晓月也是赫赫有名。但是,您知道这卢沟桥名字的来历传说吗?您知道大青不动、二青摇,三青走到卢沟桥。这句童谣背后的传说故事吗?

    其实啊,历史上曾经有两座卢沟桥,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 

    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多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光绪皇帝归天的时候(1908年),他的棺椁运往河北的易县西陵。途经卢沟桥,由于桥面较窄,只好将桥两旁的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利通过,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19678月,北京要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兴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93日是一个大晴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说到卢沟桥,我们要告诉您几个数字,卢沟桥是金朝大定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187年开始修建,明昌三年,也就是公元1192年完工的。卢沟桥上石栏柱头的石狮,是明朝正统九年,也就是公元1444年重修卢沟桥的时候增加的。卢沟桥东边的肥城,也就是现在的宛平城,正名拱极城,是明朝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修建的。怎么样,是不是听着有些晕,那我下面想让您回答的数字问题,估计您会更晕,这就是,您知道卢沟桥上的狮子到底有多少个吗?这俗话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他真数不清吗?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这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庐沟桥石狮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七七事变"就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据传说从前并没有卢沟桥,只有一个渡口,有个姓卢的山西人在渡口附近经商,生意非常兴隆。一年秋天,他带着钱财,搭乘田氏的摆渡船准备回老家探亲,谁料田氏见卢钱财不少,顿起歹心,将卢氏翻入永定河中淹死,将银元据为己有,也经起商来。

    次年,田氏生个儿子,儿子10岁时,每天要打田氏三个嘴巴,不让打就哭闹不止,田氏十分懊恼,求教于修道成仙的老和尚。老和尚对田氏说,你这儿子是被害死的卢氏转世而来的,与你算账。田氏一听,惊惶失措,求老和尚开恩救命,老和尚说:救你不难,只要你把劫走的钱财都拿出来修座桥,让过路行人不再受你们这些人的坑害就行了。田氏听了老和尚的话,请了不少工匠修起一座桥,桥修好后,田氏又向老和尚讨教桥名,那老和尚微笑着说:你这是还卢氏的账,修好了桥,你们的账就能一笔勾销了,我看就叫卢沟桥吧!就这样,卢沟桥的传说就这样流传至今。

    当然了,传说就是传说,其实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卢沟桥原名广利桥,建于金朝。桥下的河因经常泛滥,河道不定,原叫无定河。清朝时在此河下游修建了防洪堤,改无定河名为永定河至今。这条河上游叫桑乾河,著名女作家丁玲的名作《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写的就是这一带人们的故事。而广利桥下这条河上、下游交接部分,因是卢姓族人繁衍生息聚居的地区,而被当地人称为卢沟河。随着岁月的流逝,广利桥也渐被人们以河名而替代称之为卢沟桥了。由此可知,卢沟的意思是卢家沟”,而非长满芦苇的沟,相信了解了这段历史,再也不会有人错把卢沟桥写成“芦沟桥”了。

    当然了,还有专家考证,有另外一种名字来历的说法,卢沟桥所跨的河流,源出山西洪涛山,今称永定河,《元史。河渠志》称小黄河,金时称卢沟河。据清代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记载,“卢”即黑色,卢沟河的水是黑色的,故卢沟河又名黑水河。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过卢沟桥咏冰解诗》,有这样的诗句:“水黑为卢冰亦然,隆冬冻合泽腹坚。”可见,卢沟桥是以横跨水色浑黑的卢沟河而得名的。

话说北京卢沟桥及其名称的来历
(本文根据北京交通台《徐徐道来话北京》节目内容摘编而成。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