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如人生
(2012-03-27 09:35:05)
标签:
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新浪亲子新浪少儿自我成长教育 |
分类: 我与小崽子的成长 |
女儿有课起身很早,我要赶往蒲黄榆学习,也难得地早早起床。见已吃过早饭的小猫,默默地坐在那里没动,疑惑地问询,得知小家伙在等我,说可以与妈妈同行。
自小猫上学以来,我从未接送过她。家,是我们早上说“再见”、晚上说“我回来啦”的地方。清晨与孩子一同出门赶路,奔向不一样的地点,这对我是第一次,兴奋不已。赶快扒拉完碗里的面条儿,擦擦嘴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
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上学族,我与小猫则脚步舒缓、并肩而行、边走边聊,听着孩子聊她大学趣事……那节奏与众人很是不同。这一路,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温暖,全无初春清晨的寒意。只可惜这段路太短了,只有五六百米。
“妈,我到了,再见。路上小心点儿!”是的,孩子已到公共汽车站,她要乘汽车到学校,而我则要继续前行,去赶地铁。多么懂事儿的小猫,还记得妈妈的脚扭伤未好,临分手前还不忘记叮嘱一句。“再见!你也注意安全,祝你一天快乐!”挥手与小猫道别,没有停留,只是回头看看孩子赶往车站的背影,自己继续向前……
突然,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跳上心头:这场面多像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历程呀,近二十年了,孩子出生之后与我相伴,共同生活。慢慢地孩子长大了,她上大学了,就要独自上路、远行,我们的生活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继续向前,不会停留……
我不可能一辈子与她同行,她的未来,她的目的地,在她的心里,我不能让她停下来,走向我想让她去的地方;我不会与孩子分手之后返回家中,坐在那里与内心的一片失落相对;我不会在我们分手的地方一直停留,顾盼着孩子远去的背景,不知所措;
我更不会在与孩子分手的地方停下来,不断地与别人攀谈,聊自己的孩子,聊自己的感受。我清楚地知道: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目的地。
能做的是,与孩子同行时,好好的与她相伴,学会享受这份相伴的快乐时光。它太短了,在我还未满足时,瞬间流失,眼前已到分别的时刻。粗粗回忆一下这近二十年的时光,深深地为自己庆幸,我没因为成绩、学业等外部琐事破坏了母女间的感情。并非自己先知先觉,而是在自己曾经破坏过关系之后,有所感悟,努力修补,使我们的关系越走走好。就如今天早晨这段同行之路一样,由孩子用行动邀约一起上路,流露出来的是亲热、温暖、自由、平等,还有尊重。
深深地为自己庆幸,我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希望与目标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如果那样,今天早晨与孩子分手之后,心中升起的不会是祝福,更多的可能是对孩子的担心;自己也可能真的会停留在车站,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而惶惶;或是转头回家,感受孩子离开的落漠。
深深地为自己庆幸,我有自己的生活重点,我有自己的生活目的地,我还在学习,我还要赶自己的路,放心地让孩子独自远行,送上妈妈的关爱与祝福,之后转身离开继续脚下的路,奔着我的目的地——蒲黄榆,前行!
……,……,……
二月底三月初时,我的心理学老师从台湾来,要再次跟她学习一周。每天早晨匆匆起床,匆匆赶路,在这急匆匆的过程中却有一次与小猫同行的经历,更没想到的是,在与女儿分手之后,我会有这许多感悟,特意把它写下来,以备将来孩子真的离我远行时,好独自坐下,阅读此文,给自己更多的内心力量,让自己可以面对孩子的长大与独行!
前一篇:对孩子没有期待的父母
后一篇:爱心接力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