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绩不好的权力还给孩子
(2009-03-17 22:27:46)
标签:
草根名博草根新锐家长家庭家庭教育教育教育杂谈杂谈 |
分类: 教育杂感 |
前几天看电视里的一个报道:一名叫宋徽中的十二岁的大连男孩儿,为了救自己得了重病的同学而上街义演,在这个孩子的带动下,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就这样他的同学迟云龙的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最终康复痊愈,重新回到了学校。在表扬宋徽中同学的同时,节目编导还没忘记告诉大家一声,接受大家资助的迟云龙同学也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听到最后这个注解,我心里感觉怪怪的。好像不写上迟云龙同学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就无法面对那些为其捐款的人们似的。这种表达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记得我看过这样的一个帖子,具体内容我不缀述,请大家直接点击去看,我只想说,在这个帖子里也有类似的一个表达:“……她读了一年级之后,每个学期都有奖状拿回来,……如今她在上高二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感到欣蔚。……”
再就是昨天我接到一位家长朋友打来的咨询电话,在电话中她对我说:“郝老师,我对我女儿进行的是最好的教育,什么都是最好的,都是按书上说的那种最正确的教育,可是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呢?”
在这里我先不说这位家长朋友所认定的,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最正确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如她自己所判断的那样完美。我只想说,透过这凡此种种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孩子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一定是这个孩子值得别人帮助,而值得别人帮助的标准是成绩好,成绩优异;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其标准是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因为这种注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了,太滥了,已成为了一种标准。所以才有了后面那位家长的苦恼:我给孩子的教育是最好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还不好哩?到底是我在教育上哪里出问题了?
情况真应该是这样吗?我们所用的这种思维逻辑对吗?难道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其需要帮助时我们就不应该伸出援手吗?如果我们对一个孩子伸出了援手,而这个孩子就必须学习成绩好吗?否则就是对不起这些伸予援手的人们吗?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说,这些伸出援手的人们并不真的有爱心,也并不真的爱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因为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接受的孩子必须是一个值得爱的孩子,必须是一个有价值的孩子,必须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同理我也想说,对于那些为孩子付出很多的家长而言,如果你的付出背后有着这样的潜台词:孩子,爸爸、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都是为你好,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呀!你可一定要学习好呀!别人的父母可没有像我们这样为他们的孩子付出过,你得到的比别的孩子多多了,所以更要学习好才是!可以说前面提到的,写博文的家长应该说很幸运,他付出了许多,孩子也正好是按照他的预想而成长,年年得奖,成绩名列前茅。可是我要提个问题,如果这个孩子在这种教育下,成绩并不好,很不理想,这位家长会怎么办?具体的答案我不知道,因为这只是一个假设,但我知道昨天给我打电话咨询的家长的苦恼。
那些说是为孩子付出的家长,如果你付出,而孩子的成绩却不怎么好,想来他们就会很委曲,认为别人这么做了,孩子的成绩就优异了,而我这样做了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却不如人;进而这种委曲就会变成愤怒,这愤怒先可能还会是对着自己,之后这愤怒就会冲向孩子。当把这愤怒情绪撒到孩子身上之后,情况有所改观,家长会从这种改变中学会一个不好的,与孩子相处的经验。如果情况没有改观,家长的愤怒就会渐渐地变为无奈,最后是转为放弃,不愿再为孩子付出,认为付出多少也没有用,都是这孩子不争气。从而迫使一些孩子会走上破罐破摔之路。
可我要说的是,孩子有学习成绩不好的权力,大家资助那些孩子,是因为大家有爱心,有无条件爱他们之心。而那些孩子,他们需要被资助,这跟他们学习成绩好不好没有关系。无论他们学习成绩如何,只要他们需要资助,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而不是去考虑,资助他们值不值,是否将来孩子能以学习成绩优异作为回报。对资助者是这样,对父母就更应该是这样,孩子是我们自己的骨血,我们爱孩子,为孩子付出是无条件的,要知道我们要这个孩子时也并没有跟他们商量,得到他们的允许就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的爱他们,为他们付出的同时,不能紧紧地盯着这个孩子是不是能有优异的成绩或是名列前茅的回报。
如果每位认为自己是好家长的朋友们在向朋友们介绍自己的育儿经时都外加一句:我的孩子成绩优异。这对那些为孩子付出了,而孩子的成绩并不优秀的家长与孩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想我们向朋友们介绍自己的育儿经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们从我们的经验中学到更多,而不是想给别人增加压力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吧。所以我想跟做媒体工作的朋友们,或是家长朋友们说一句:无论是资助了孩子,还是为了孩子而付出,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愿意的。所以这后面无需: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注解。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也是一个孩子的正常权力。
被推为新浪博客首页文章集录:
恋旧也是一种感恩 冰火教育 免试不会与喜悦相伴! 惊悚!差点“考”糊猫妈的第六名
谈“俞敏洪后悔了” 创新教育与“尖叫建筑” 教“父母呼应勿缓”中的悖论
被推为新浪博客各专题、各圈子、各论坛推荐或加精的博文集录:
奶奶急了家长疯了
家长脸皮与手掌之间的关系(二)
女儿的谎言妈妈的泪
从地震孤儿话说教育系列
什么才是孩子的阿基米德支点
老师不喜欢孩子家长的选择——讨好 瞧瞧得了“健忘症”的老师
巴菲特教我们搞教育 教别人孩子?带自己娃? 巴掌应该先打老师还是先打家长
关于家长焦虑及处理方法(共11篇) 绑架新浪来骗钱 接受现状是不思进取?
请叫我外号儿
中国教育七宗罪系列
更多文章:
懒老师教出创意孩子
学习暴力
祖孙三代特性大PK
宽容就会变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