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则数据给市场一剂强心剂。2010年3月,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这一经济的先行指标,在2月份的增速回落后,3月份增速再度上行,预示着经济的进一步向好增长。这一数据激发了周期性行业的上涨,诸如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地产等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今日大幅上涨,引领大盘上行。
但是银行板块的走势却要弱于大盘。这主要是和央行刚刚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公告有关。这一会议引发市场对于信贷控制的忧虑,抑制了银行股的表现。
央行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告正式发布,会议提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会议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要继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把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
而此次的公告,有两个新的关注点,一是“管理通胀预期”,二是首度提出“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此前央行的表述均为“合理增长”,同时强调“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
如何看待这一微妙变化?其一,首先是关于管理通胀预期的表述。考虑到近期刚刚加入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大多对于通胀和加息最为关注。因此,就加息的问题,可以参考4月中旬所发布的3月份经济数据,如果CPI、PPI增速保持较高的水平,将很可能引发加息的政策出台。
其二。关于信贷调控。上述会议决议表示,要保障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此前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39万亿元的增幅之后,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001亿元。也有媒体计算,按监管机构制定的3:3:2:2的2010年信贷季度投放比例要求,考虑全年7.5万亿元的目标,一季度新增贷款应控制在2.25万亿元左右,而现在前两个月新增贷款即已超过2万亿元。按此计算,3月新增信贷规模仅剩1500亿元。
由于2月份新增信贷为7001亿元,环比1月份大幅回落,一是因为春节长假,月度的工作日偏少,二则是银监会对于信贷的加强控制。但是进入3月份,控制的声音渐少,加之工作日比2月份多出不少,因此3月新增信贷保守的话也很可能和2月份保持一致,超出2月份也不奇怪。这样的话,一季度的信贷新增量将超出此前的控制目标。由于3月份的信贷依然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如果严格按照央行的信贷控制总量目标和比例限制的话,二季度的信贷调控的压力也很大。
不过,就市场的短期影响来看。由于今天上午发布的PMI数据表现良好,这一经济先行指标所显示的经济向好抵消了上述会议的压力,刺激大盘短期依然维持强势。目前大盘区间运行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深证成指12700附近的核心阻力依然压力较大。而如今大盘再度临近上述核心阻力区域,主力看重经济数据带来的经济向好的中期趋势,还是看中短期的货币紧缩的潜在压力?是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还是强势突破,引发新的上升,大盘面临方向性的抉择。
后市依然继续看好两大主题投资,其一是人民币升值,受益的航空、造纸、地产等。其二是区域振兴,主要是西部省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