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群荣:加息利空会不会突然降临?

(2010-03-23 11:25:41)
标签:

板块

财经

大盘

股票

股市

股指期货

何群荣

热点

融资融券

分类: 大盘分析

    上周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超出市场预期,18个月以来首次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现行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

    这一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曾经引发市场的引发加息预期,也曾引发大盘的回调。

    此后,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且强调讲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低利率。由于美国目前的利率水平为0-0.25%,市场也部分的理解为未来一段时间利率维持不变。与此同时,上周美国国内的通胀数据低于预期,譬如3月17日美国发布2月份的PPI为4.4%,低于1月份的4.6%,更是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0%。3月18日发布的美国2月份CPI为2.2%,低于1月份的2.6%,也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2.3%。美国的这一变化在部分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短期加息的压力,外围市场的强势也是大盘其后反弹的重要动力。

    而3月19日,印度央行宣布,分别将基准贷款利率(回购利率)和借款利率(反向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和3.5%,这一决定出乎市场意料。印度央行称,印度经济正在逐步复苏,通胀则成为人们日益担心的根源。印度央行在公告中表示,在央行4月份货币政策评估会议之前宣布加息将有助于控制通胀预期,并抑制通胀水平进一步攀升,央行将重点监控价格走势,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印度的加息重新燃起全球市场关于加息的预期,特别是物价指数涨幅较快的亚洲新兴国家,中国也是其中之一。中国的通胀预期的趋势更加趋向于印度,而不是美国。因为美国2月份的CPI增速是下滑的,而印度整体的物价指数是加速上行的。中国的物价指数虽没有印度那样高歌猛进,但是2月份的CPI为2.7%,还是远远超乎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3月份的CPI为2.4%,我们需要继续关注下个月中旬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如果数据高于市场预期,特别是如果高于3%,则加息将如箭在弦上。因为此前管理层所预定的全年的通胀目标为3%水平。如果央行不等到4月中旬发布数据,而提前举起加息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不足为奇。毕竟出口已经大幅好转,经济也强劲复苏,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的趋势还会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