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承诺口头上没有变,但实际已经在收缩。”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肖钢举例称,央行4月就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收回了一定的流动性。“如果考虑到CPI为负的事实,当前的利率水平还是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央行并没有调整的迹象。”
这一认识我觉得并非正确,我个人认为,虽然4月份银行信贷余额增速开始回落,但是这是抑制票据融资的结果,而非央行的信贷政策发生扭转。央行也多次强调,09年的信贷增长不会大力限制。
肖钢所强调的4月央行回收流动性也是片面的。央行在4月之所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部分流动性,是因为4月中旬发布的3月份的银行新增信贷高达1.89万亿,4月份回收流动性是对3月数据的滞后反应。在4月份的前三周央行也确实是净回收的。
但是,5月份发布的4月份银行新增信贷接近6000亿,央行也预期到这一变化,从4月底开始,央行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一定的流动性,4月底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出现微妙变化:由净回笼转变为净投放,市场开始趋向宽松。而5月份的第二周,央行发行央票800亿元,正回购800亿元,央票到期630亿元,正回购到期1300亿元,实现货币净投放330亿元,为进入5月份以来连续第二周净投放。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21日央行正回购再度缺席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仅招标发行了800亿3个月央票。上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再度恢复资金净投放630亿,至此,5月份央行净投放资金的格局基本落定。
我们不难看出,从货币政策使趋于宽松还是紧缩的态度看,上述中国银行董事长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一看法只是基于3月份的信贷数据和4月份前三周的政策导向。而从4月最后一周一直到上周为止,央行对于市场一直是净投放资金的。
我个人认为,央行的不同时段的政策是保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依然没有变化。央行不希望看到流动性过于泛滥,但也不希望信贷过于收缩。稳健的信贷增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还是股市的中长期上升趋势都是有益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