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的决定》,对于发审委的部分职责和人员作了修改。
这是否意味着IPO将立即启动?暂时还不会,但已经脚步临近。
此前,在今年3月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以往发行体制改革中,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建立了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包括询价制、保荐人制度等,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对定价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会对发行人、承销商、保荐人等市场主体产生更加严厉的约束,让市场主体真正担负起责任。
我们也不难看出,上述管理层发布的《决定》仅仅是发行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先行方面,主要从证监会的内部的职责和人员方面先行进行改革。而整个发行制度的改革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譬如询价制、保荐人制度等等还需要出台进一步的措施。此前管理层也强调,会先发布改革的草案,然后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大约半个月),之后确定后才会开启IPO。按照这样的流程,5月份之内IPO不可能重新启动。
由于大盘已经上涨到临近2700,在往上就是3000点这一敏感位置。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发行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何时发布,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一个月内,这一意见稿发布的可能性存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后,IPO也会顺势重启。意见稿的发布和IPO的开闸,都会让大盘面临短期的快速下跌。
按照管理层的思路,发行制度改革主要思路有三方面:股票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强化买方的约束力,兼顾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小投资人的利益。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维护,都是大有裨益的。至少,类似当年中石油天价发行天价上市的案例,不应该再重现。
对于后市而言,未来一个月内,新股发行征求意见稿会否发布,是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虽有利股市的长远发展,但会造成大盘短期的下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