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贝尔去看十三钗

标签:
影评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克里斯蒂安贝尔 |
分类: 杂谈 |
看完《龙门飞甲》随便吃点东西就又买票看了《金陵十三钗》。看完后我认为这种排序很正确:看完飞甲意犹未尽,想继续享受大片的感官刺激;而看完十三钗则心情压抑,只想去找个日本鬼子宰了,哪里还会有心思继续娱乐。不知道这是不是首周十三钗票房略胜一筹的原因。
我不喜欢张艺谋的电影,不会讲故事,缺乏想象力,还总想告诉你英雄是什么。但是前几天我在微博里就说过一定会去看《金陵十三钗》,不是为张艺谋,是为了克里斯蒂安-贝尔。不是因为他是奥斯卡影帝,不是因为他是蝙蝠侠,是因为这个美国二流子做了一件让我敬佩的事。他在宣传影片的间隙去了一趟山东,去一个叫临沂的地方要看一个瞎子,结果被打了回来。俺角磨着这肯定是现挂,不是宣传剧本里的规定动作。这形象很像他在电影里塑造的人物,人性,本色。
张艺谋终于攒了个好剧本。这种故事也许不需要太多设计,故事讲完整就感人。里面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魔兽,哪怕是有文化玩高雅的日本人。这我赞同,不能像其他电影里自作多情的整“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日本也有好人”那一套,让像我这样脑袋不太够使的人性格容易分裂。我认为侵华和为侵华服务的日本鬼子都他妈该死。电影里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好人,即便是低贱的妓女,也不会“商女不知亡国恨”,也会献身;即便是汉奸,那也是因为他想做个好爸爸。
关于妓女,外国有名著《羊脂球》,我们中国也有土生土长的赛金花。现在去八大胡同还能找到德国人为她盖得别墅。就是她,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让全中国的老爷们都臊得慌。我不知道严歌苓在写《金陵十三钗》这部小说时是不是受到过赛金花的启发。但是义妓显然是存在的。通过小说在加上这部电影的演绎,秦淮八艳的传说里再加上一个十三钗的传奇故事也未尝不可,有一个叫玉墨的奇女子率领姐妹们义无反顾的代替女学生们走进了魔窟。
贝尔在这部戏里太放松了,玩世不恭的像度假,真的是在演,而没有入戏。我不相信他面对日本鬼子的枪口没有哆嗦,枪子飞过头顶还有心思调侃,机枪扫射时他裤子不湿,生死关头还有心思泡妞,都不知道能否看到天明还能顺利勃起。但是拍电影也许只能这么演,他要哆里哆嗦腿肚子转筋这戏就没法演了。
同理,玉墨等十三钗的表演也太把教堂当成她们的秦淮河了,太不把门口黑洞洞的枪口不放在眼里了。这时候放肆的风骚是不是应该收敛着点?相反几个女学生由于戏份不多倒很到位,那种惊恐那种不安那种惶恐,应该是历史的真实。
还有两个配角,黄天元演的教堂里的小伙计,机智有爱心;曹可凡演的汉奸,可恨又可怜。都非常出彩,过目难忘。
巷战一段很难超越韩片《太极旗飘扬》和《拯救大兵瑞恩》,但也属上乘之作。毕竟那并不影响剧情。倒是以佟大为为代表的中国军人让我敬佩,又感觉太完美。要是那时候真有那么一批真正的战士在,不要多,只要有一万人在,南京大屠杀能他妈发生吗?
看电影时,电影院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也许还有人流泪了,感染力足够。出的电影院,我和同去的两个哥哥说:这种电影再好我也不会带女儿去看。他们也表示:也绝不会让儿子去看。
同类题材的电影,我更喜欢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经典。这不算苛求吧?
我认为这是真正能代表张艺谋水平的作品,是能把你带入剧情的。电影就是电影,不是奥运开幕式吟诵《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