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净心禅乐

(2009-11-13 20:05:34)
标签:

禅意

云水禅心

红尘

经筒

中国

休闲

分类: 随笔感悟

 

无从明澈:禅,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天地一怀情愫,想来必定与洞达世事了悟人生超越红尘有关吧。

慈悲是人类最好的伴侣与武器。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世间万事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佛还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世;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禅,在我眼里,该含有宁静,解脱,宽容,超度之意。尘中之人,不曾修佛缘与佛事,只谈自己粗浅感悟,权作禅外另一世界的无忌童言。

时间如流,逝者如斯,在如今信仰与宗教每旷日下的危机中穿行的每一个生命,都或多或少真切的渴望关爱、温暖、纯净,而禅乐,仿佛杨柳枝撒下的圣水,一滴一滴流淌在我们奔走于红尘的血液里,每一个音符有如晶莹清泠的琼浆有如幽芳漫溢在宁静深谷的花草,轻盈的带走物欲压力下的疲惫与不洁净。那情的空灵,筝的音色,天籁的绵远幽音,飘渺、清冽、脱俗,如流水潺潺,催润心花,将其所及,融化于无形,如水漾开,时远时近,时浓时淡。有着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益处。禅乐,如同所有真善美的事物一样缩小了世界与人心的距离,没有了地域的区分、种族与地位的隔阂、年龄的限制、贫富悬殊。梵呗在咏唱,善良的心底低鸣出一声声歙乃:让我们一起收摄、专注人的情志和心意,进入清心寡欲和明心见性的境界。

第一首中国现代佛乐,当数1930年由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作曲、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这首禅乐有着曲径通幽的美妙,与大师的另一首伤感歌《送别》,传唱至今。

《云水禅心》、《水清月现》、《空》、《毗卢遮那佛咒》《仓央嘉措情歌》等专辑或者单曲一直是我的衷爱。聆听中, 抒尽古今的音乐缱绻或豪放、哀婉或悠扬、清雅或闲逸,无不给人一种乐音似水,空灵悠远,沁人心脾的纯净美感。不知不觉与若隐若现的追想中,淡漠已久的心弦被丝丝扣响。那些令人忘却世俗的清水白云,深林幽风,那些独自悠然而乐的音符,由外而内,由远及近,一朵朵,一滴滴,一个个,在绝望的悬崖一点一点冲刷掉内心深处无以释怀的悲情怨恨。在我看来,它们更类似于灵魂的安眠曲。在抑与扬、沉与浮、大与小之间让一颗飘零的心找到远古以来的依恋与归属,并且,心灵在瞬间的永恒里皈依。

而《云水禅心》是古筝与佛充满了禅意的完美之作。是中国传统乐曲之经典精华。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筝是东方最古老的民族乐器,“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十指间,十三弦把意境深远的旋律灵动起来,把红尘的纷扰瞬间散淡而去.那些不安与烦躁瞬间归隐,沉浸于云水相伴的空幽山林,蒙尘的心似被洗涤. 所有的纷扰在这时变得渺小,微不足道。我想,对于音乐的倾听也是人对心灵的张望,是人类在这个暄嚣尘世中独有的生活方式。音乐史也应是与人类心灵进化史息息相关。在人的一生中,倾听是一种愉悦或体念,而音乐更是最彻底的享受方式。选择倾听什么与谁进行心灵对白变得十分必要。伴一杯袅袅香茗,倾听清幽的筝曲,旋律如水般漾开,时远时近,时浓时淡,如一条游离于时空的心河,似一股清洌的泉水潺潺而流。也是东方禅意与西方新音乐新意象表现的结合。歌词的悲悯、隽永,清丽如水,飘然若云,悲沧而悠然的心思融进禅意的清山净水,引领聆听者走进幽草萋萋的溪水边,看一滴滴白露盈盈叶上,拂一阵阵淡雅的林风满怀,舒缓的旋律,轻舞飞扬的动感诗画, 似清泉之水一汩汩洗濯着蒙尘的心灵, 又似颗颗水珠流动在每一处肌肤……随之神清气爽,填堵的烦恼瞬时茅塞顿开。古典音乐以外的嘈杂被曲中幽闲清静的行云流水带走,脚步似轻盈于世外仙,心被领入静然超脱的意境。

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嬉……我心如烟云,当空舞长袖,人在千里,魂梦常相依,红颜空自许。南柯一梦难醒,空老山林,听那清泉叮咚叮咚似无意,映我长夜清寂。《云水禅心》的乐曲与歌词,凄美的无可挑剔,伤感的自然,就像一泓纯真善良而淡然的心泉,始终流泠着清澈宁静,淡出尘外的安详。孤高的初衷,在淡隐而出的飞翔中弹拨出生命本真的纯美。其歌词,是根据王晋(司马青龙)填词改编的。

《水清月现》、《空》、《毗卢遮那佛咒》古典禅乐,需要在安静里以心视听,才能听出空灵幽净的韵致,拓宽心境,漫步其中细品,可以品出人生的喜悲和世事的沧桑。如同品诗赏画,只有置身于意境深远之中,心才融入其境,才能慢慢悟出那一缕缕玄幻的奇特美妙。沉浸于闲云流水情弦的深处,红尘的羁绊,俗世的纷扰,在安宁静谧的绵远空灵中变得渺小,比生命本身更微不足道。深夜时聆听,天籁的清音,从遥远的天边慢慢泊来,萦绕身心的疲梁。亦可让人淡忘窗外的灯红酒绿,淡忘煽情与引诱。淡忘功名利禄的纷争,淡忘淡泊名利的困顿与无奈,淡忘上进的悲苍。恩恩怨怨,远忧近愁,在淡忘中,内心的郁结悄然散淡。弛与张,敛与放,悲与欢,荣与辱,孰是孰非,在喧嚣的碰撞中已变得面目全非,那么,那些得与失,高贵与卑贱,谁才是最后的标准?凡事有度,如佛法、如禅乐,如自然,生命的弦无须绷得太紧,像一丝不挂的行云流水,反倒舒卷自如来去自由。剥脱那些人为的潮流的尘土的外衣,人才能回到最本初的自己,获得一种最纯真的美与善。人需要很多这样的时刻拂平岁月的伤与痕。

《仓央嘉措情歌》,幽冥哀鸿的曲调顺然的低诉着高尚爱情的了悟与阐释。人,首先是俗世的人,饮食男女,处在极度喧嚣而红尘滚滚流的时空,面对太多的不善不真不美,我们的魂灵时常感觉到不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宗教与信仰,在这来说,首先是对爱情的信仰与膜拜。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辗转万水千山间,曾写下: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月,我轻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道不尽,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参不透,人世间,爱恋痴,悲乐忧,恩怨恨……

还有《大悲咒》、《波罗密多》、《我是佛前一朵青莲》、《三皈依》、《情缘》等等佛学音乐也是很值得喜安宁静谧的人一听的。

音乐的旋律最动人和曼妙之处,是在于它将灿烂的阳光与美丽的心境注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浮生苦短也罢,世间空寞也罢,终是抵不住这优美的音乐。让人幻觉间袖袂翩翩,漫舞于青山绿水间。人世间,是否还有比这更让人着迷,更让人感动的?

始终,禅是一种境界,禅乐亦是一种意境。禅心主旨三无:无忧,无悔,无怨。

无忧,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无忧需要心里没有对未来的牵挂,把未来的执著与得失的全部放下,把时光放在等待的空阔里细细品出淡淡的甜;而无悔,更多的是指放弃过往的遗憾与偏执,禅心离执,让心灵腾出一片清空,让自己草木一样清境里成长;无怨则是对落在自己头上的一切,即命运,能够欢喜接受,没有埋怨。

禅心为何物?禅心二字与故弄玄虚和异常神秘无关,是自然的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深,生命的真。真的性情,诚虔幽邃。不为世俗的钟摆在积极与消极之间摇晃,只行吟于真善美的净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乍一看来,有劝人参禅的嫌疑,其实不然,世间没有几人能通透禅的深意而达到忘却尘世烦扰真正净心,我就更是边缘的遥望者了.因喜爱古典禅乐,由题达意,浅薄多言几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