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猫“醉水”之说的谬误

(2011-07-12 22:46:16)
标签:

秦岭大熊猫

醉水

疾病

救治

杂谈

分类: 竹海探秘

熊猫“醉水”之说的谬误

雍严格

近日看到许多刊物和网站上都讲到大熊猫醉水之说,传的神呼其神。就连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也这样作为故事给孩子们讲,最不可理解的是连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官方网站上也这样讲:“大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习性。有时,它们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一旦找到水源,大熊猫就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如同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退休两年了,本不想再谈猫事,但看了这些谬误性报道,不得不说上几句,以正视听。我从1973年参加陕西秦岭大熊猫考察,之后又在佛坪自然保护区从事大熊猫生态观察和研究,几十年来在野外直观的大熊猫应该在数百只次之多,其中见到熊猫在野外饮水行为也不下百次。可几乎没有见到一只正常健康的大熊猫有醉水的行为。一只健康的熊猫无论是在河边,或是在高山的出水点饮水通常不超过3分钟,大多数只是1至2分钟即可喝够,然后就进入竹林取食。通过我们的昼夜跟踪统计,熊猫每天饮水也只是1-2次。如果在春天食竹笋阶段,因为竹笋的含水量高达60%以上,它们可以一两天不喝一次水。

所谓“醉水“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首先大多数人发现所谓“醉水“的熊猫的地点都在河边或水源附近。而这种反复饮水的情况都是熊猫生了病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它们患了消化道疾病之后,胃里发烧,咽喉发炎,进食困难,唯有饮水既能解渴,又能止饿,。这也是患病熊猫自我疗病的习性之一,饮水也是排毒,补充体能的对策之一。因此,几乎所有生病的或负伤的熊猫都会出现在河谷两侧或农家附近。还有一个原因是患病或受伤熊猫的体能一般都非常瘦弱,行动非常困难,不能和正常健康的熊猫一样爬坡过岭。它们只能选择在河谷平缓地形行走,以节约有限的能量来维持生命。

还有人说:“熊猫喝了很多的水,肚子非常大,肚皮都吊到地上了”,我从参加数10次抢救患病大熊猫情况看,它们的大肚皮绝不是因为大量饮水而至肚皮大了,这多是病危大熊猫腹内积水造成的。我们解剖许多死亡大熊猫,死亡后腹腔内甚至胸腔内都有大量积液,有的积液量甚至非常大。

如果我们在河边或水源附近发现了行动迟缓,并有连续饮水行为的大熊猫,尽可能就近观察它们的鼻镜是否湿润有光泽,通常患病大熊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鼻镜干燥无光泽,鼻孔周围边沿发白干燥。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发现它的附近寻找他的粪便,观察其粪便表层的粘液是否正常,正常的粪便表层有薄薄的一层白色透明的粘液,新鲜粪便的粘液表层有光泽。而患病的大熊猫粪便粘液结团,表面发黄或发黒,黒色粪便有时是肠胃出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报告自然保护区或是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对其尽快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

只所以有这么多的报道,把熊猫“醉水”之说当做熊猫科学知识来传播,其实大多数人是以讹传讹,是将民间传说当做了科学特征来阐述。差也!

http://s10/middle/4e66472fxa7e074676189&690

http://s4/middle/4e66472fxa7e074fe2833&690

http://s16/middle/4e66472fxa7e07568998f&690

http://s16/middle/4e66472fxa7e076412f7f&690

http://s15/middle/4e66472fxa7e076ff67fe&690

http://s7/middle/4e66472fx77300bf62606&690

http://s12/middle/4e66472fx77300c04fdab&690

http://s14/middle/4e66472fxa7e078fdef0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